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正解

时间:2023-05-02 18:5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050 评论:0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在常人看来,治国,怎么可能与烹小鲜一样呢?事实上,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区别在于,这个道理作用在不同的事物时,其表现不同。

允许我把我自己的理解分享一下。

在分享之前,要纠正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有很多专家、学者将“小鲜”解释成“小鱼”。因为是小鱼,在烹调的时候就不可以多翻动。因此,将“治大国,若烹小鲜”解释成治理国家不能折腾,要让其自然发展。

这个说法是欠妥的。

鲜,是一个会意字,为鱼、羊二者一起。它代表的意思是美味。烹小鲜,就是做一道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菜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谁要吃,为谁做。这个问题很重要。是男的还是女的?是老人还是小孩子?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是内陆来的还是生活在沿海的?是否少数民族的?身体是否舒适?有没有什么忌口?等等。如果没有了解到客人是回族的,却端上盆猪肉,那就不仅仅是不礼貌的问题了。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的,我们有什么样的食材可以准备。就是说,我们有做什么。如果到了饭点的时候,客人来了,我们只能就地取材,家里有什么做什么。如果人家提前通知了,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准备,那就要去市场采购。就可以考虑冷热共拼、荤素搭配,做到色形味俱全。如果客人特别想吃的东西本地没有,还要安排外地采购相关的食材。

第三,谁来做。家中主人自己做,只会家常菜,那就做不了复杂的食材。如果请了厨师,那就可以做的丰盛。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去学习厨艺,在某个菜品上重点练习。

第四,好吃不好吃,客人满意不满意。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满满的热情,将菜做得一塌糊涂,就是一场徒劳,初衷没有实现。

上面说的是做几个小菜的大体的原则。那么,与此对应的“治大国”,道理就在其中。

为谁做菜,就是执政为谁。是服务于人民百姓,还是为资本家做事,或者是为某个家庭卖命。

寻找食材、能做什么,就是了解基本国情、适应基本国情。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如何,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等。

谁来做菜,那就是谁来执政。厨师的水平决定着菜的好坏,执政者的能力决定着治理国家的水平。

食客是否满意,直接决定着菜是否成功。那么,执政者的治理效果,是需要做出评定的。为人民服务者,那就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资本家服务的,同样也是需要达到资本家的满意,但是他们却不会在意人民群众的要求。

如果再从向深处引申,道理也是一样的。要做几桌菜,就需要组织一个厨师队伍,里面有主厨,有主炒,有跟刀,有配菜,有传菜等等。这就需要统筹与兼顾、分工与合作,效率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用在治理国家上,那就是宏观谋划与微观经营、行业分工与社会合作。社会高效运转,就是检验这个执政队伍的标准之一。

如果再细细地研究下去,道理还是如此。

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