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更雪一更 风一更雪一更是什么意思
记得小时候跟着爹娘下地锄草,眼瞅着到了晌午歪,爹娘还没有收工回家的意思,我实在干不动、熬不住了,将锄往地上一杵,急赤白咧地冲着爹娘嘟囔: “这都多暂(啥时候)了还不走?!”
爹娘不约而同地直起腰,拿搭在肩上的白羊肚子毛巾(那白毛巾状似羊肚,故乡亲们称白羊肚子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
爹看看天又看看我,说: “现在爷爷(太阳)正毒,正是耪草的好时候唻!”
娘帮腔: “这会儿把草耪下来就没个活!”
土里生土里长,我当然知道这正是锄草的好时候,可我偏不接爹娘的话头儿,嘟着嘴接着抱怨: “这活依着干没个完,整天价没黑没白地折腾这几亩破地,嘛值当的!你们看看,这满地里还有几个人?”说着,我拿手左右前后指了一圈儿,目光所及,在地里干活的人已是寥寥无几。
听我说这个,爹的脸扳起来了: “种自己的地,跟人家别攀别比!没听老俗话说蛮(么),这人勤地不懒!种地不舍得下力哪行?不下力吃啥喝啥,指望啥养活你们!”
娘又帮腔: “孩子,你记住,这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也没有白遭的罪!你多干一点,就多落一点!要是天天好吃懒做,到了就得喝西北风去!”
唉!爹娘不松口,我也不敢走,只得无精打采地拿起锄跟着爹娘耪起草来,一直到把那块地耪完,才收工回家。
到了大秋,地里的收成验证了爹娘的话,我们家的棒槌子(玉米棒子)个个籽粒饱满,极少有干瘪的,惹得地邻地舍、左邻右舍都来跟爹娘讨教秘诀。
爹这个人从不藏着掖着,除了如实给人家说买的啥种子、上的啥肥料,末了还不忘送人一句话: “最关键种地得舍得下力,这人勤地不懒!”
娘似乎还记着先前我抱怨的茬,不失时机地给我 “上课”:“你看,这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吧?!”
爹趁热打铁: “这上学跟种地一样,人勤地不懒!”
嘿!爹可真会找节骨眼儿!
那会儿我正上小学,正为功课偏科数学不济而萌生厌学情绪。
娘又重复一遍: “这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你就好成念书啵,不念书就得回家种地!”
打那, “人勤地不懒”“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爹娘的这些“经典”就深深地嵌在了我的脑海里,伴着我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走过小学、中学,走进大学,走进城市,走上岗位,直到现在,须臾不曾忘记。
参加工作后,我始终记着爹娘说过的那些 “经典”,一如既往地下力,因为我已经从爹娘的教诲中悟到,求学跟种地一样,这工作跟种地依然一样,“人勤地不懒”“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
打水、扫地、抹桌子这些零碎活儿,从来都是抢着干。业务工作自不必说,更是塌下身子全力以赴去干,遇到紧急任务加班加点没黑没白地干,从来没有跟组织讲过什么条件,说过什么困难,只要组织一声令下,纵有天大的困难,也自己想方设法去克服,千方百计去完成。
因为自己写材料,原本的职责只是负责撰写单位的综合材料,孰知好多业务科室的负责同志也纷纷找上门来寻求帮助。对于这些份外的工作,自己完全可以一推了之,可我这个人面对别人的请求觉得那个 “不”字很难说出口,总是很爽快地应承下来。
结果应了那句话,鞭打快牛,能者多劳,一看我好说话,干活又快,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
自己还有一堆材料堆在那里,再来处理这些份外的材料,苦吗?苦!累吗?累!难吗,难!
可是每当我心生倦意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爹娘的 “经典”:“人勤地不懒”“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
咬咬牙,铆铆劲,继续干!
曾经因为连续三天三夜加班加点而昏睡不醒,曾经因为连续熬夜而昏倒在地,可我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冤。
在介绍我入党的时候,我的办公室领导兼介绍人非常动情地向单位几十名党员列举了几个和我有关的数字,撰写了多少材料、发表了多少新闻报道、编写了多少政务信息,等等。末了,他哽咽着说: “这几年来,他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他的时间是以分以秒来计算的!”
单位主要领导接着补充: “每天整个办公大楼哪里的灯灭的最晚,是他在办公室加班!星期六、礼拜天,往办公室打电话,一般都会有人接,接这个电话的人一定是他!”
领导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内便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的眼圈红了,耳边不由地又响起爹娘的经典: “人勤地不懒”“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
曾经,有位相熟多年的老大哥看我累得不像样子,关切地责怪我: “单位的事又不是自己的事,不要总这么玩儿命地干!学学别人,悠着点儿干!别忘了,你只是单位的一根草,却是家庭的一片天!”
我理解这位老大哥的好意,可是多年的忙碌早已成为习惯,我沉默良久,对老大哥说: “一个乡下孩子,无依无靠,靠什么立足,指望什么吃饭,只能靠干!干工作是给谁干的?不要以为是给单位干的,说来说去都是给自己干的呀!所以不要比,也不能攀!老哥,也请你记住,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为自己铺设的通向未来的路!”
说到这里,我的耳边再次响起爹娘的 “经典”:“人勤地不懒”“天底下没有白受的累,没有白遭的罪”。
转眼间,将近二十年的时光过去了,我已从地级市调到省直机关。回望来路,恍惚看见自己正背着行囊弓腰弯背在布满荆棘与坎坷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跋涉,身后留下一串弯弯曲曲、曲中有直、洒满汗水与泪水的脚印,抬眼望去,远方,只有未来,没有终点 !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