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有什么好处 事业工勤编制转岗好处
阅读之前,麻烦朋友们点个“关注”,每天定时更新行政事业单位职场故事。
提到编制问题,大部分人会认为行政编制比事业编制更具优势,主要是因为行政编制的公务员可以享受车补、职务与职级并行等相关政策,但是事业编制独享的这两大政策,就连公务员都羡慕不已。
第一,离岗创业
2017年,国家发布了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创业的相关政策文件,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离岗创业这一政策的最大优势就是:离岗创业期间,在三年内继续保留人事关系。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成功创业了,可以彻底离开体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只要不想离开体制,还可以继续回到原单位上班,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目的。
此项政策执行之后,小编一位同事就选择了离岗创业,他本身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一直在财政局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加上勤奋好学,他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离岗创业之后,他选择了去大城市发展,现在年薪已经是过去收入的十几倍了。
第二,在职创办企业
今年,国家再次出台了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在职创办企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办企业。这一政策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实际掌握专业技术的事业编制人员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持。假如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的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考虑在职创办企业,一展所长。
为什么说这两项政策连公务员都羡慕呢?
其实,在公务员队伍中有很多的高精尖人才,但是由于公务员管理方面政策上的不同,他们是无法享受离岗创业和在职创办企业的政策。而现实中,有很多年轻人在在进入体制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的产生厌倦情绪,希望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想试一试创业,看看自己能否成功,但是这其中大部分没有辞职的勇气。而对事业编制干部职工来说,可以利用政策去试一试离岗创业,假如不成功,还可以继续回到岗位上班。
小编一位大学同学,大学期间以420分的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可是家人必须要他回去考公务员。当然,以他的能力不出任何意外的就考上了,但是公务员不允许在外兼职,而他又没有魄力去辞职,所以他高分通过的法律资格证意义就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在行政事业单位上班的公职人员,有很多在进入体制之前,或许就已经在某个领域小有心得了,也许已经考过了建筑师证、消防证、法律资格证等资质证书;有些人不甘于平凡,在工作之后还会认真的研究学习某专业方面的知识,也通过了一些考试。如何将自己所学变现,对公务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因为公务员不能在外干副业,但是事业编制的干部则可以利用这两个政策去闯一闯,试一试。
小编觉得,不要单纯的认为公务员就一定比事业编制好,还是要分情况看待。体制是一座围城,进来了就不容易出去,特别是公务员身份则更不容易出去,而事业编制则是在这座围城中相对具有灵活性的人员,这就是事业编制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