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僵尸 十大吓人僵尸
来来来,让我们恭迎下一位“尸兄”!
上期的文章里,我和小伙伴们浅聊了一下丧尸这个话题,那么今天泡先生就跟大家继续顺藤摸瓜,来聊一聊丧尸那个八竿子都打不找的亲戚——僵尸。
活在传说中的僵尸始祖
僵尸我国特有的民间传说中的鬼怪,僵尸的起源可谓是众说纷纭,甚至网络上还有什么“四大僵尸始祖”的说法,分别是将臣、旱魃、赢勾、后卿,但是也都是根据某些网络小说或者游戏的设定口口相传而来,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或是理论依据,不过话说回来,僵尸本就是传说的虚拟形象,所谓的“道听途说”而来,那么如今的“以讹传讹”也就无可厚非了。
但是所有的传说向上追溯,都离不开两个源头“魃”和“犼”,这也可以算是关于僵尸最早的文献记载了。其中“魃”又分“旱魃”和“女魃”,旱魃一词出自《诗经》,“大雅·云汉”篇有云: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意思就是旱魃肆虐人间,天气炎热像火炉一样;女魃则语出《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人衣青衣,名曰皇帝女魃。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就是说上古三皇五帝之中的黄帝的女儿叫做“魃”,世人称其为“女魃”,女魃身体中都是热气,她居住的地方完全不下雨。这俩“魃”也就是后世人们追认的僵尸的祖先了,他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热”,只要魃一出现,不是干旱就是缺水,基本上就是一座移动的“火焰山”。
至于“犼”这个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第一部词典《尔雅》中,其后宋代另一部词典《集韵》中提到犼是长得像狗,以人为食的猛兽,到了明清时期,犼一分为三,一说是以龙为食的最强异兽;一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喜好蹲在放上对天咆哮不止;还一说是麒麟所化。但是真正将犼、魃与僵尸联系在一起的是清朝志怪小说《子不语》中的描写:“犼乃僵尸所变”,“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源于上古的四大僵尸
从《诗经》、《山海经》时期开始,对于僵尸并没有特定的形象和故事在民间大肆流传,而且最早的文学著作也只是把僵尸作为一般的形象描述来使用的,多是形容人死后尸体僵硬,或是把人死而不僵视为僵尸,也就是“诈尸”或者是“还魂鬼上身”这一类的鬼怪,很多志怪小说都有相关的描写,比如《聊斋志异》、《搜神记》、《太平广记》等等,甚至《西游记》中对于白骨精的描写就是“潜灵作怪的僵尸”。直到清朝文学家袁枚撰写的短篇小说集《子不语》的出现,才把“僵尸”视为一个单一的“物种”做了相当详实的描写。《子不语》名字取自《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有正篇二十四卷,《续子不语》十卷,受《聊斋志异》的影响颇深,通篇记录袁枚自己或是亲身经历,或是“道听途说”的奇闻逸事,侧重点就是“妄言妄语,自娱自乐”,翻译过来就是:瞎白话。
书中对于僵尸的成因给出了两种说法:一是刚死之人,并没有完全“咽气”,死而不僵,发生了“尸变”从而变成了僵尸;第二种就是尸体或是骨骼久死不腐,又被“活气”惊醒,成为僵尸。至于僵尸形成后的外形描写几乎都是:遍体白毛,双目赤红,指如曲勾,满嘴獠牙,腥气贯鼻,怎一个恐怖了得。按书中的描写,僵尸可以分为:紫僵、白僵、黑僵、绿僵、毛僵、飞僵这五个等级,层层递进,就像修炼一样,越来越厉害,紫僵就是刚刚尸变的僵尸,尸毒通过血液遍布全身,看上去就像一具紫色的尸体,慢慢尸体血液干涸或是在尸体表面凝聚,就成了白僵或是黑僵,到这一步尸体依旧是僵硬不堪,行动迟缓,畏光怕火,甚至怕人,等到尸毒浸染全身,尸气发于体表,浑身上下萦绕着一层绿蒙蒙的雾气时,就是绿僵形态了,这时候的僵尸已经可以说是铜皮铁骨,力大无穷了,而且身体关节也开始软化,行动迅速,唯独不能在阳光下活动,而到了毛僵形态之时,尸毒已经全部消化在僵尸体内,尸气也慢慢收敛到几近于无,浑身上下的毛发也开始重新生长,不再惧怕火焰阳光,可以说此时的僵尸在外观上已经与活人差不多了,有的毛僵会产生一定的自我意识,甚至是重返“人性”,并且能够修炼,那么就会产生最强大的飞僵,不只是刀枪不入,力拔山河,甚至能身体不朽,御风飞天,进化成为魃,最终再进化成为僵尸的终极形态——犼。
独具魅力的现代僵尸
讲了这么多,有的小伙伴估计会有疑惑:泡先生口中的僵尸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僵尸好像并不完全一样啊?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我只能说:你想的没错。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于僵尸的第一印象是来源于“九叔”林正英的《僵尸先生》系列电影中,穿着清朝官服、双臂伸直、目不视物、依靠呼吸辨别方位、两条腿回不过来弯、只能一蹦一蹦的僵尸形象,这也是现在僵尸形象的起源。
虽然港片的第一部僵尸电影应该是邵氏电影拍摄的《七金尸》,但是无论是对于僵尸形象的确立和推广,还是在制作水平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僵尸先生》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不只是开创僵尸电影之先河,更是将与之相关的中国僵尸文化、祭祀文化、茅山术等元素铺陈开来,带入大众的视野。其后无数的跟风之作以及续作,又把僵尸片推向了高潮,使得这一僵尸形象几乎被固化,直到后来另一部神作的问世,打破了僵尸的固有形象,那就是被无数人奉为经典的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
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这部电视剧中,僵尸不再是“诈尸”或者“还魂”的产物,而是通过类似吸血鬼那种“口颈相传”产生的,剧中所有的僵尸都是初代僵尸一口一个、一个传染俩、俩能变四个的这种“传销”模式不断发展出来的。而且剧中僵尸的形象与常人毫无二致,甚至别一般人都好看多了,只有变身成战斗形态才会拥有各种异色的瞳孔和一嘴獠牙,当然,力大无穷、不死不灭、以血为食的基本设定还是不会变的。然而《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最颠覆的一点就是设定了:爱,才是僵尸最强大的力量。开启了僵尸爱情片的新时代。
话说当年泡先生还是通过这部《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才知道,原来不止有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竟然还有以影视作品为蓝本改编的小说!
而下面泡先生要说的就恰恰相反,正是先有小说大火之后,又被改编成各大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的《鬼吹灯》系列,只不过在《鬼吹灯》之中,僵尸被换了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大粽子”。相比于《僵尸先生》对于湘西赶尸一脉的借鉴和《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完全颠覆传统的设定,《鬼吹灯》里面对于大粽子的描写则更加贴近于我国古时候对于僵尸的描述,也就顺势把僵尸的设定,再一次拉回到“人死而不僵,生而无魂”的形象上来。
说到这,小伙伴们也应该明白僵尸和西方的丧尸其实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在西方的文化语系之中也没有关于“僵尸”这个词的特殊记载,甚至叫法都是个相当草率的音译“jiangshi”,如果非得比较一下的话,僵尸可是会飞的哦。
关于僵尸小伙伴们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研究一下,记得点赞关注哦!
出品人:xxl/非常狠的老杨
创意提供:xxl/某神秘的伙伴
首席编辑:x/L/路人小张/H
视觉总监:张哥
设计总监:龙爷/雪姐
本文章是编辑呕心沥血浪费了好多脑细胞写的,欢迎转载,但是……若要转载一定要告诉我一声哦~不然我可就——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