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歌词 老电影花好月圆歌词
(编者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的确是个问题。)
汉字歌是专为少儿编写的识字启蒙歌,显著特点是:聆听跟读,成组识字,同步启蒙,愉快轻松。下面具体解读第4节(节日),回答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其中都有那些特点。
第4节(节日)是数数的进一步接续,是数节日。顺次数节日的目的,就是要让幼童在了解节日和相关汉字的同时,一并了解相关的中国文化。
首先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第4节(节日)的内容:
过大年,团圆饭。
元宵节,花灯展。
清明时,怀恩感。
端午河,划龙船。
七夕晚,鹊桥会。
中秋夜,赏圆月。
重阳九,金色秋。
冬至节,秦岭雪。
这一节的写作特色是:
第一,说明是什么节,有什么特点。
第二,从年初开始,顺序到年尾。正好上半年四个节,下半年四个节。
第三,这些节,全都是中国的节日,特别是中国农历的节日,通过突出中国传统节日,目的在于让幼童从小就吸纳与储备中国的文化基因,一并建立文化自信。
当然,这些节中,有农历的阳历节和阴历节之分。
所谓农历的阳历,是以绕太阳公转的日期记录方式,以24个节气为标志。这个阳历,是日晷立竿见影在一年中的阴影长度变化所揭示的,是日晷在每日计时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北半球,由于太阳在南北高度上的变化,夏至这天,正午时分日晷的阴影最短;冬至这天,正午时分,日晷的阴影最长。
日晷
所谓的农历的阴历,是以月亮为参照的日期记录方式,月缺月圆为一个月,一年354天,三年闰一年(加一个月),因为于绕太阳公转的阳历年相比,每年少11天。
测量节气的晷表
晷尺原理图
第一个农历节:春节。正月初一,农历阴历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也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日。春节,中国的习俗是合家团圆,在外奔波劳累的人们,都要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一家人围坐一起聊天交流,其乐融融。春节也称之为过年,年三十是过大年。
因为春节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日,所以歌词首先写“过大年,团圆饭。”顺理成章。
当然,农历阳历的第一天是立春那天,一般都在公历2月4日这天。公历,是国际通用记年的法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的记年方式。
显然,农历,阳历,阴历,公历,这四个关于记年的描述需要逐一区分理解。对于小朋友来说,能够了解一个一个的节日就相当不错了。
第二个农历节就是农历阴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的特点是白天赶庙会,晚上闹花灯。传统的庙会,是物资商品交易会和文化艺术表演会,具有展示交易交流特点。所以,关于元宵节的歌词,写成“元宵节,花灯展。”恰当不过。
第三个节日是清明节,是农历24个节气的阳历节,一般在公历的4月5日。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成长,人们往往要到郊外踏青,特别是要去给自家那些去世了的长辈扫墓,以缅怀他们的养育之恩、抚育之情。清明节,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流传久远的感恩节。感恩父母,感恩父母的父母,感恩列祖列宗,感恩苍天大地。所以,歌词在这里就写成“清明时,怀恩感。”自然而然。
第四个节日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是农历的阴历节。端午节的习俗和特点是吃粽子,吃蒜子,吃咸鸭蛋,草药汤沐浴,等等。社会性重大活动就是热闹非凡的划龙船。所以,歌词写成“端午河,划龙船。”以简要概括。
第五个节日是农历的阴历七月初七,叫七夕节,是中国古老的情人节,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赞美成年男女间纯洁的爱情,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元素。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来到人间游玩时于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牛郎看到妻子被天兵抓走后,立即用扁担挑起—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紧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但是,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是王母娘娘用银发髻划出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破例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通过喜鹊搭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天文观察上,七夕的夜晚,繁星似锦,银河高挂天际。所以关于七夕节,歌词写成“七夕晚,鹊桥会。”由此而来。
第六个节日是农历的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之际,桂花飘香,天高气爽,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人们树下品茶,分食月饼,共饮桂花酒,举头望明月,悠闲享人生。中秋节,也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所以,简洁的歌词就写成“中秋夜,赏圆月”,花好月圆际,家和万事兴!
中秋节之后,就是农历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的节日。重阳之际,金秋岁月,五彩缤纷,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所以,简洁的歌词写成“重阳九,金色秋。”比较合适,这样就把金秋岁月所有的美景都囊括其中了。
重阳之际,传统上有文人登高赋诗的习俗。其中,1929年10月11日,毛泽东曾写下著名诗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金秋之后就是冬天了,冬天的节日以冬至最具有代表性。冬至的自然特点是白天日照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因为这是太阳最偏南的一天,也是北半球日照耀面积最小的一天。所以,冬至节是农历24个节气的阳历节日。
在冬至前后的时间段,中国南北分界的秦岭山脉,往往开始下雪,是冬天最明显的气候标志。所以,歌词写成“冬至节,秦岭雪。”既有时节特点,也有地域特点,更有气候特点,利于视野拓展,属于多知识点的巧妙集合。瑞雪兆丰年,一年行将结束,新的一年就要到来!
《汉字歌》聆听跟读,成组识字,同步启蒙,愉快轻松,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