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刹的地老天荒 天荒地老还是地老天荒
2018年是个分水岭:东部沿海城市的强者地位将被取代,内陆时代正式崛起!
差一刹的地老天荒罗嘉良 - Love TV 情歌精选2
在沿海做事的人,春节回家会突然发现,内地家乡的变化明显比沿海要快速变化很多。
尤其是在沿海三四五线城市或者经济发达中心镇工作很多年的人感受最明显。
究其原因还是中国人口越来越少了,中国内地年轻人已经停止去沿海了。
沿海传统劳动密集产业在环保的政策下基本处于淘汰的境地。
年轻人宁愿去省会城市做第三产业,也不会去沿海工厂做事了。
年轻人都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人,他们的想法已经远远超过沿海土老板的思想。
内地城镇化至少比沿海提早10年完成,内地95%小孩上学现在起步都是在县城上学。
反观沿海依旧在父辈以前的小学,中学,高中上学,几乎没什么变化。
内地农村已经基本没人烟了,基本都定居在了省会城市和县城。
沿海大部分依旧在自己出生的地方重复父辈的生活。
从2017年开始,作为一座内陆千年古都,西安迅速强势崛起,中国大型知名民营企业纷纷
前来西安投资发展,尤其以浙江和深圳知名企业居多,央企也紧跟步伐。
为什么这么多人看好西安?为什么这么多老板在2017年开始纷纷来西安投资?
最根本的原因是西安在王永康书记的领导下,营商环境指数在全国快速提升,
西安话题已经占据沿海媒体的半壁江山,加上央视的宣传。让全国人民对西安有了比较透彻的基本了解。
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城市,作为西北五省的龙头,高校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军工资源在中国都是非常强大的。
资本具有逐利性,而人口的流动都是跟随资本的脚步,所以人们也是逐利的,假设把北京,上海的人口管制放开,一定会创造出比东北在20世纪前后更大的人口流入。
现如今,随着高铁、高速将全国交通网络枢纽打通,中国也被横向拉升逐渐扁平,信息获取和流动速度超出了历史任何一个阶段。
只要一个地方有发展,有资源或者宜居,年轻人就敢背负沉重的行囊踏上这块梦想的热土。
所以在大规模常年不断的人流涌动中,中国城市的格局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好比当年魏格纳躺在病床上,望着世界地图萌生出大陆漂移说的道理,我们的城市也因人口流动而漂移。
沿海城市产业被内地承接,内地再根据自身条件与之结合创新,城市竞争力迅速提升,与沿海城市比肩,比如成都的互联网基因和西安的超强人才储备等等,这些现象都意味东部沿海城市的强者地位将被取代,内陆时代正在崛起。
而内陆的崛起也并不是意味沿海城市会没落,只是说内陆城市发展速度将会带来一波旷世红利。
但沿海三四五线城市没落是一定和毋庸置疑的。
内陆的崛起拼的就是人才和人口。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017年开始,各大城市开始疯狂无下线的撕脸抢人才,因为各自城市领导人心里都明白,只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才可以撑起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才会在内陆崛起的时代中占山为王,富轹万古。
从2017年开始,西安便成为了一线和二线的热点话题城市,
当然宜居环境、高速经济和第三产业等都是原因,但更重要的其实是狂飙的人口数量。数据表明,2017年西安市常驻人口达到905.68万,比上一年增加了20.15万,接近两倍的净增长创历史新高。单2017年的人才净流入率在所有城市中位居第4。深圳,广州,杭州,西安。
飙升的人口让西安在房价大涨后永远定格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房地产热度远超了苏州、南京、上海等其他长三角城市。即使在17年国家严控楼市不断加码的态势下,对房价的影响也被大量涌入的人口冲淡了。
西安这个城市在文章开头提过,作为千年古都,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但之前由于产业的落后城市缺乏吸引力,导致人口基数起不来,逐渐落后于川渝。但是西安未来是可期的。
首先,在城市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沿海地区多核城市联动,内陆地区纵全省之力打造省会城市,发展多城市群是共繁荣发展的必然主张。所以西部地区除了川渝城市群外务必选择一个城市作为其他城市的领头羊。
这个城市就是一直以来带领关中经济圈发展的西安,所以这也是西安被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地位的原因。
不出意外,今后国家会给予西安大力的基建建造支持,让其迅速成长为一个可以肩负重任的中国核心城市,而2017年的净人口增长量也完美解释了这一点。
所以目前西安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属于低位,未来可期。
人口净流入量这个指标不是唯一影响房价的标准,而是指标背后所带来的城市造富能力。所以,判断一个城市房价是否具有上涨动力用人口净流入来衡量并不会有太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