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主要适应症

时间:2023-05-06 18:1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676 评论:0

温馨提示

距离执医及助理医师考试仅 20 天。考试迫在眉睫,对于知识点您是否已复习全面?

一、生理作用

1. 糖代谢

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升高血糖。促进糖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组织对葡萄糖利用。

2. 蛋白质代谢

抑制肝外组织合成蛋白质,加速其分解;促进肝外氨基酸转入肝内和促进肝内蛋白质合成。

因此大剂量时整体呈现负氮平衡,肌肉消瘦、骨质疏松。

3. 脂肪代谢

主要作用是提高四肢部分的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血脂肪酸浓度增加,向肝内转移,增强脂肪酸氧化,利于肝糖原异生。

大剂量长期使用增高血浆胆固醇,促进四肢皮下脂肪分解,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

4. 水和电解质代谢

保钠排钾作用是醛固酮的 1/500,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抑制 ADH 分泌,利尿作用;长期用药造成骨质脱钙。

5. 参与应激反应

注意与应急反应区分。

GC 参与应激反应,是机体发生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同时升高的还有 ACTH、儿茶酚胺、催乳素、生长激素、血管升压素、β-内啡肽、胰高血糖素和醛固酮,有利于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耐受力。

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肾上腺素)参与应急反应,指紧急情况下发生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的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提高机体对环境突变的应变能力。

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有允许作用,两者都有交感兴奋,因此虽有联系,都是经过中枢神经系统整合,经协调神经-内分泌活动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性反应;但各自却有所区别。

5. 对血细胞的影响

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增加,而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6. 对心血管系统

通过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紧张度,参与血压的维持;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滤过,有利于维持循环血量。

7. 对胃肠道的影响

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增高胃腺细胞对迷走和促胃液素的反应性。

长期大量应用 GC 易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

二、药理应用

1. 内分泌系统

原发性和继发性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基础治疗、终身应用。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

肾上腺皮质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的抢救。

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 眼病的治疗。

2. 肾脏系统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其中对微小病变型肾病疗效好,对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差。

3. 呼吸系统

哮喘,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急性变应性肺曲霉病首选 GC。

出现明显症状的结节病、肺孢子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毒性症状严重的患者。

4. 血液系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选用药。

也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过敏反应)、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抑制免疫反应)、过敏性紫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科)等。

5. 风湿免疫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首选糖皮质激素。

GC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虽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不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这一点请注意。

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管炎(基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

6. 严重急性感染或炎性反应

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者,如中毒性痢疾、暴发性脑膜炎及败血症等,作为辅助治疗。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激素,SARS 和重症肝炎例外。

7. 过敏性疾病

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休克等。

8. 异体器官移植

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9. 局部应用

对湿疹、肛门瘙痒、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等或肌肉韧带、关节劳损局部用药有效。

10. 预防治疗某些炎症反应后遗症

如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

三、不良反应

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多毛、水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等。

2. 诱发或加重感染

3. 消化系统并发症

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

4.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长期应用,可引起水钠潴留、高脂血症,而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还可影响生长发育

6. 糖尿病

7. 精神症状,严重时可诱发精神失常、癫痫发作

四、停药反应

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应用尤其是每天给药的患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特别是当遇到感染、创伤、手术等严重应激情况时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危象,需及时抢救。

2. 反跳现象

五、禁忌证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糖尿病、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麻疹、真菌感染等)、活动性肺结核、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妊娠初期及产褥期、寻常型银屑病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