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投资加盟店 小投资10万左右加盟店

时间:2023-05-06 01:1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6 评论:0

导语:

出生在农村,打拼在城市,每当厌倦的时候总想有一个好的栖息地,在城市近郊找一个有山有水有田的地方,既贴近自然又方便舒适。周末约上三五好友聊天聚会,平时老人在家打理菜园侍弄花草,生活养老两不误,呈现出近似理想的生活状态,成为很多人的追求。

怎样把这种生活和收益挂钩,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投入,寻找到启动资金,众筹便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但是到底靠不靠谱呢?

农场对都市人的召唤力有多强,但凡去几次农场的人就会有具象的感受。

很多有机生态农场,秉承自然农耕的理念,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将农场生产的有机食材直接配送到家,消费者想要获得健康的有机蔬菜,需提前交费成为农场的会员,才能得到相应等级的服务,北京小毛驴农场就是这样的模式。

先收钱,后办事,根据会员的预定量决定第二年的种植计划,风险部分转移给消费者。做好一个示范点,便可以横向拓展农村合作社,有机餐饮,培训基地等,纵向可以做有机食材深加工,成品开发,发展的空间巨大。

再往前走一步,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写项目计划书,找地方农委,租赁土地,来来回回中发现自己的资金根本不够,毕竟像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经济发达的地方有限,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大多地方达不到,你只能来一个急刹车,不敢下手望而却步。

你能确信,就手头掌握的资源来说,一下手,只能等来99%的失败。

但是,你又会告诉自己,有了互联网,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能不能依靠一下粉丝经济,来场众筹?

找一批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做这件事情,大家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经营者,股权平分,50个人背后是50个家庭和延伸的朋友,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第一批客户的同时,又解决了资金压力。

可能,我得给你们浇一盆凉水了。

稍微了解众筹的人都会知道,淘宝众筹、京东众筹、或者开始吧等众筹平台,基本是已建农场通过众筹的方式来销售产品获得用户,基于互联网的局限以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先众筹后生产的模式在众筹平台基本上是通不过的。

道理太简单,你无法保证回报,这种模式其实不值得讨论,在这里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千万不要指望通过众筹建设农场的方式来发家致富”。那么,在城市周边开一个农场+民宿的愿望就要落空了!

我们不妨实际地看看以下几点:

1. 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下食品安全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还越来越激烈。

90后已经成为惜命、爱命、保命的主力军,退休老干部、城市白领精英们都是潜在客户,这说明一旦有产品成型的农场,每一个城市是可以找到这50个股东的,郊区开农场的市场是存在的。

2. 怎样去定位这个农场,田园生活可能要先往后放一放,健康安全的食品应该是走在前面,它应该是农场的核心原动力,“基础要稳固”这一点毋容置疑。

至于与田园生活配套的民宿,前三年的计划中,需要慎重再慎重,因为民宿的成本大且回报超级慢,很多时候自己住的多,客户住的少,它需要优美的环境配套,更需要考虑水电卫生管理等琐碎的问题,麻烦一大堆。

并且十个人一年去一次,一个人一年去十次,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客户大多是本市的客户,入住的需求肯定不会太高。这只说明一点,你的定位需要看你的消费人群。

3. 你的个人能力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能不能成功运营的核心。

敢想不敢做,成功是别人的。其次便是技术问题,对农场前期发展来说,技术是核心中的核心,你没有实际种过地,技术的事就别想了,不然会走弯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蔬菜瓜果不会因为情怀在味道上有丝毫的改变,它们不在一条线上,消费者不傻,情怀不能左右消费者的选择。

但是这不代表你可以撒手不管,作为农场主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好下田的准备,满身泥巴的准备。

既然是众筹售卖产品,锁定用户,诚信问题也是农场主需要建立的,从能不能获取信任,到股东信任你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后期发展,每一笔钱需要做到公开透明。

4. 规划设计上主要讲究的是预算,基础建设(办公室、会议室、仓库、餐厅等等),水电道路及土壤整理,种苗购买栽培养护,生产物资,人工管理,关系维护等等,这些东西的预算。

面积千万不要太大,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平均一个“股东”1—2亩为宜。把回报“股东”的产品量化,每周配送几次蔬菜之类的要做好生产计划。这些做好以后,才可以讲故事,也才能讲得好故事。

5. 项目的维护,筹建一个50亩甚至是30亩的农场,建成不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最大难题在于管理和维护,建设期需要沟通干部关系,需要整理土地、建设房子、采购种苗;

管理期需要管理工人、餐厅,掌握种植技术,蔬菜配送,农场安保,特别需要搭建一个稳固的管理团队。

稳定以后需要考虑运营的问题,策划活动开始引流。当然,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

到底怎么做,可以采取的模式如下:

1. 农场统一种菜,保证每个星期有产品给“股东”。

2. 自留地,一个“股东”一小块地自己随便种。

3. 水果区、大豆花生稻米等杂粮区、养殖区,这些产品是季节性产品,过年过节可作福利发放。

4. 农家菜馆,前期要解决“股东”的午饭问题,后期要达到对外开放的程度。有机的蔬菜野味,对城市人也是一种吸引。

5. 娱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真人体验类的活动,项目选址有水源的做个垂钓塘。根据人群策划相关的活动,如露营、烧烤、采摘等体验项目。

很多人会说这些项目很多农场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一点差异,但是高手就是在平凡中取胜,现实中又有几个农场主敢说自己能把这几点做好呢?

最近微信后台有一些农人朋友微信梅子,问梅子想在郊区建设一个小农场还能有一个小房子养养老,能不能给点建议。遇到这个问题,当然先要问目的,大多数人还是想生活和生意兼顾。

生活的话就简单,郊区租赁一个房子简单收拾一下,干净卫生即可,然后整理出一小块菜地一个果园就行了,但是兼顾生意,考虑的问题就多了,成本定会翻了又翻,所以首要的还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自己的资源,也就是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第二点想要赚钱地理位置也十分讲究,就不能想选择哪里就选择哪里,需要结合未来发展看看了。

梦想之所以叫做梦想,是因为其虽美好但不好实现,在郊区甚至是乡镇有一个自己的农场或者房子肯定是明智的选择,但是怎样与生意结合还需要全盘思维,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设计,更需要靠自己而不是空手套白狼。

你怎么看郊区农场经济?欢迎留言!

编辑 | 梅子 (微信:18186234836)

排版 | 小抽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