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实力 日本海军实力亚洲第一

时间:2023-05-06 00:4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876 评论: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5世纪末,中国的海军建设相对于其他强国显得十分滞后,甚至在海洋时代来临时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

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军事及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海军建设也一跃到世界前列,这也引起了美国智库的关注。

在美国CSBA的一份报告中曾做过大胆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中国海军将在2030年实现对美国的反超。

那么世界的海上霸权存在着怎样的变更?中国海军有着怎样曲折的发展历程?美智库又何出此言?

海洋时代

公元1500前后,随着葡萄牙、西班牙一代又一代航海家的开拓,原本在人们认识中相互独立的几个大陆连成了一个整体,整个世界的轮廓和面貌也呼之欲出。

虽然这些航海家们的本意可能只是为了单纯的冒险,甚至是寻找财富,但是却在无意中拓展了人们的认知,开辟了新航路。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交往的日益密切,各个大陆及地区的发展不再是封闭独立的,而是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及交流活动的频繁,各个地区的贸易也日渐发展,商业资本主义也开始在各个大陆之间生根发芽,世界自此进入了“海洋时代”。

凭借着新航路的发现、建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势力很快便延伸到世界各地,与之相伴的是疯狂的殖民掠夺。

就这样顺应了时代浪潮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时也占据了时代优势,它们的殖民帝国很快就遍布全球,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然而与单纯依靠殖民掠夺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不同,同样身处西欧大陆的荷兰却通过另一种形式创造财富。

由于长期受到西班牙的压迫统治,荷兰的各个城市奋起反抗废除了西班牙的统治权,成立了连省共和国,创造了一个政治奇迹。

这个新生的荷兰政权一诞生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因为以商业起家,这个新生的政权也赋予了商人极高的政治权利。

凭借着临海的地理优势以及长期的贸易经验,荷兰一跃成为贸易强国。

凭借着浓厚的商业基础,他们创建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第一家现代银行,并建立了信用体系。

与此同时凭借着商业和金融体系的确立,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也垄断了全球近乎一半的贸易。

17世纪的荷兰一时风光无两,船只往来络绎不绝、港口码头遍布商品黄金、国内一片川流不息的繁华之景。

荷兰通过商业文化奠定了自己的贸易强国地位,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然后受限于国土,荷兰的贸易繁荣并不能使它的霸权地位维持多久。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的成功马上让周边的许多国家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彼时与西班牙隔海相望的英国也开始了在海洋时代的布局。

当时的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一世励精图治,通过开明的政策很快就使原本就四面临海的英国一跃成为海上强国。

为了谋求霸主地位,英国与西班牙之间必有一战。当时的西班牙凭借着自己的无敌舰队,纵横于大西洋。

为了保持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这支无敌舰队也成为了英西海战中的最强战力,然而1588年,随着无敌舰队的失败,西班牙不久便失去了霸主地位,而英国却逐渐走向了世界的中心

正当位于西方的欧洲各国正在为海上霸权相互竞争的时刻,彼时的中国还处于明朝的统治时期。

那么明清统治下的中国面对即将到来的海洋时代又会作何反应?中国海军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曲折?

大梦初醒

虽然有过“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开拓之举”,也有着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并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的本质

加上明朝中后期实行长期的“海禁”政策,当世界的舞台聚焦海洋之时,中国却还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

随着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英法很快便跃居头号强国,此时的中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尽情享受着康乾盛世的繁荣

不过腐朽落后的旧制度终将被推翻、改变,随着世界发展的进程推进,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很快便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这时中国的国民才清醒过来,原来“世界变了”,在列强强大海军的攻势下,清政府的水师显得不堪一击。

清政府也意识到建立一支近代化海军的重要,在李鸿章的参与下,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孕育而生。

不过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北洋水师并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和维护,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全军覆没不仅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彻底的打醒了所有中国人。

不过此时的中国已然对此无暇顾及,持续的动乱、变革,军阀混战以及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使得一切军事科技发展陷入停滞。

战争虽然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难以磨灭的苦难,却也扫清了一切障碍,并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国防科技、尤其是建立一支现代化海军的重要。

建国前夕,经历了长期炮火洗礼,中国内部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在长期的作战中,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支有着丰富经验的陆军部队,然而在海军方面仍然处于一片空白。

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的格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依然强盛却已今非昔比。

美国一跃成了军事强国,并在中途岛海战中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以少胜多,大败日本海军,一举扭转了整个太平洋局势。

随着二战的终结,雅尔塔会议确立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此时的新中国虽然迎来了和平,但是面临危机四伏的国际局势,依然处在危险之中。

1949年,毛泽东和朱德提出中国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国防,必须拥有自己的海军,自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式成立。

当时的主要强国都早已拥有了自己的海军部队,有着成熟的培养和管理体系,而且在实战中也展示了自身的强大实力。

而中国海军成立伊始,在海军层面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甚至还要面临无从下笔的处境。因为在当时既要面对研发制造难题、还要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甚至在海洋军事人才的培养上都是毫无经验。

面对如此情景,我国只能从巨资购买和引进它国的装备开始,但是当时的海军强国都不愿把高精尖的武器卖给中国,于是我方也只能买到一些常规武器,然后进行拆解研究,从模仿开始。

我国当时的海军还停留在防御型的阶段,即便是与周围的小国海军相比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为了培养与之相匹配的海军人才,1949年11月经过毛主席的批准,中国第一所现代的海洋军事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正式成立。

从拆解学习到模仿创新,中国人民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精神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和英美等海上强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我军在驱逐舰、潜艇等领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在技术层面也实现了从之前的重资引进到改造模仿再到自主设计的转变。

但是在航空母舰领域一直犹如白板般的存在,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作战的重量级大型舰艇,是海上作战的制胜利器。

不过航空母舰的诞生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背景,我国在追寻和实现“航母梦”的过程中也是历经波折。

大国重器

由于在之前的传统海战中,依靠战列舰装载的大炮作战存在交战距离的限制,使得海战的优势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于是当时的英国人想到了在大型的舰艇上承载飞行,通过飞机与舰艇的海空双向优势对敌人实现全面打击的方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方面就开始实验,他们通过改造将大型的舰艇装置飞行甲板,使得飞机能在舰艇上进行起飞和降落,这也就成为了航母的雏形。

英国人对于航母的设计不遗余力,为了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他们决定按照航空母舰的标准去完整的建造一台真正的航母。

而不是简单的对舰艇进行改造,英国人信心满满的将这台建设中的利器命名为“竞技神号。”

这个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的岛国日本后,日本方面对于英国的航母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当时的日本政府就安排人前往英国观摩学习,在一番调研后,日本方面的代表对于英国的战术和设计大感震惊,觉得这必将成为日后海上作战的大杀器。

于是便将情况上报给了日本政府,作为太平洋岛国,日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发展海军,所以报告一出日本高层对此非常重视。

在一番讨论和研究后,日本政府决定借助代表偷学到的技术,重金聘请来英国设计师,借此开始建造和发展自己的航母。

1992年,日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证实服役,这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服役的航空母舰。

虽然英国方面之前也改装过几艘航母,“竞技神号”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开建的航空母舰,然而第一次世界的发展却拖延了他们的研究和建造进度,使得日本方面可以后来居上。

看到英国和日本都对航母建造不遗余力,此前对此并不重视的美国也逐渐开始转变观念和看法,1920年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兰利号”也应运而生。

随着日、美、英的航母相继服役,很快就掀起了一股航母热潮,加上科技进步不断用于军事战争领域,航母的装备和配置也原来越先进。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个大国的航母也相继投入战场,为争夺海上霸权提供了致胜的筹码。

而中国方面此前并没有相关领域的研究,加上外国的技术封锁,想要从头开始研究建造属于自己的航母可以说绝非易事。

1992年苏联解体,此前因为冷战而建造的“瓦良格号”航母归属乌克兰,因为缺少资金支持处于搁置的状态整整8年。

1998年中国方面耗费1亿美元的巨资将这艘荒废已久的“瓦良格号”购了回来,当“瓦良格号”被转运回国的过程中还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恶意阻挠。

不过最后经过政府以及各方的努力,“瓦良格号”最终在2002年抵达了大连港。

虽然当时的“瓦良格号”已经破烂不堪,许多高精尖的零件要么损坏要么被拆走,可是我国方面还是尽最大努力对其进行改造。

经过长达7年的钻研和努力,改造后的“瓦良格号”正式以“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名字问世,成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正是因为秉承着热爱祖国、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我国的海军建设完成了从无至有的大跨越发展。

随着福建舰的入水,我国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如今的中国海军现役兵力已经将近24万人,并且拥有新型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核潜艇、战斗机、海防导弹等完整的海上武装力量。

中国海军的发展也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并一直将其视为潜在的威胁,美国智库CSBA的报告中甚至做出过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中国海军将在2030年实现对美国的反超。

虽然中国海军取得了长足进步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的全球海上也将出现多极化格局,但是我们仍然要正确客观地看待所取得的成绩与缺陷。

目前美国海军无论是在现代化核动力航空母舰还是驱逐舰在数量方面都远远领先我国,其航母吨位也处于领先水平。

另外我军的驱逐舰在先进性上与美方也存在差距,比如052C型驱逐舰在反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对舰导弹能力方面就有一定的不足。

美国智库对于我国海军的关注更多的是博人眼球,伴随着苏联解体以及中国崛起可以发现所谓智库专家的研究方向也不断转变。

不只涉足于中国海军,还涉及到整个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等领域。

在智库的军事研究报告中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其中一些人无非就是想借话题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背后代表的也是美国政府或者美国社会对华态度的体现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

结语

在悠悠千年的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荣光,也有过屈辱,有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壮,也有过“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怆。

在海洋时代中华民族错失了发展时机,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吞噬,又在现实的泥潭里呼喊、挣扎,又凭借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爱国情怀,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再次立于时代的风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风向瞬息万变,客观看待发展,不卑不亢,低调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团结稳定为己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担当。


参考文献:

1.陈永杰. “海上霸主”航母百年发展史[N]. 北京科技报,2022-08-29(008).DOI:10.28030/n.cnki.nbjkj.2022.000194.

2.大海.“瓦良格”号航母的前世今生[J].初中生世界,2012(31):37-39.

3.尹君.美国眼中的中国海军现代化[J].军事文摘,2016(15):20-2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