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女孩第三季 禁忌款伦3家祖乱k8
娜诺是谁?从何而来?她是鬼还是人?
这些在《禁忌女孩》里都没有交代,但完全不影响故事发展,甚至还更添张力。
既然是转学生,那故事背景必然发生在校园。
校园并非快乐天堂,而是踏足社会成人礼前的一个炼狱,看尽人性最丑恶的百态。
这类故事老早被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凑佳苗于《告白》、《赎罪》、《少女》等玩得天花乱坠。
2018年泰国的《禁忌女孩》以“校园版富江”示人便获得高度的关注。
尤其是今年推出的第二季《禁忌女孩2》上映Netflix不到5天就冲上了收视前5的成绩。
自有堪比日本同类题材的血腥狂暴与复仇方式,赤裸裸展现了校园内师生最丑陋的人性真面目。
那些题材在泰国校园或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女主角娜诺的“教育”方式在戏剧性上或带点离经叛道,却是深人发省。
甚至不难让你心中“暗爽”,若当年有个娜诺一样的大佬帮你出头,那将是何等痛快的事情!
也会让你忆起求学时期的阴暗一面,校园并不是个粉饰太平的地方。
当中,娜诺的精彩表现确实会令你眼前一亮,甚至成了此剧的最大卖点。
集纯情与邪恶于一身,那魔性尽现完全演活了个代表性角色。
可以看到不单是杀红了眼的制裁,还有更多校园问题的奇思异想。
《禁忌女孩》是由泰国颇具规模的影视频道GMM25制作,故事则由SOUR Bangkok公司根据泰国校园真实案例来统筹剧本。
这家公司是一间只有一名男性的“女力”广告公司。
将广告执行方式直接平移到影像来进行,不仅让内容叙事跳脱传统且兼具美感,画面节奏与更是明快流畅。
全女力组成的优势也反映在影集的情绪营造上。
这或许是为何,娜诺不须交代背景就能带给观众说服力的原因。
剧情的真实性让观众产生了共感,于是我们就能被采用私刑处罚坏人的娜诺说服。
但有一点必须说的是,观看《禁忌女孩2》绝对是个“矛盾”的体验。
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续集拍得比前作好的绝佳例子。只是集数太少了!
《禁忌女孩2》之所以能第一季弃剧也无妨,全因这是个个独立故事,你跑掉了一两集都没有问题。
而即使第二季在某些角色上有连贯,基本上也同为独立故事,无需跟着次序去看。
毕竟部分集数实在太不济。
《禁忌女孩》中有不少故事皆改编自泰国校园的真人真事。
这些校园黑暗面,不单是霸凌,更是狼师、迷奸、草菅人命等,原来孩子求知的环境如此险象环生。
所以从这部片子播出来后,没人会说内容太扯,因为这就是真实的泰国校园故事。
娜诺是魔鬼的化身,她只是来恶搞一下这世界那些以为自己是魔王的家伙。
女主角Kitty表示故事有参考过“富江”的成份,其演出可与之堪比,手法却有够稚嫩。
但第一季中的学生所谓报复与欺凌的方式,其实极为“小学鸡”。
像是第一季的《道歉》、《奖》、《陷阱》等集数,你深明剧情想讽刺些什么,可在表达上却稚嫩得让人哑笑。
第一季的感觉就是有点剧情跳脱,明白娜诺的角色本是带有科幻色彩,这群泰国学生恶毒的程度让你想象不到。
相比之下,第二季感觉接地气多了。
透过不同类型的校园案件,剧情也不全然只有复仇,偶尔来点恶搞或小情小爱,轻重合宜的观影感受使观众一口气追完却不感觉麻痹。
像是《排名》、《社交之爱》等集数根本难以想像在现实中会出现。
偏偏剧情又不至于变得如日韩同类题材般大胆透彻,总觉得全剧想要破格创新,投鼠忌器。
第一季其实只有几集值得一看。
像是第1集《丑陋的真相》写虚伪老师的真面目,报复再报复的剧情反转尤为精彩。
第4集《上流社会》描述专收富家子弟的高中校园内,从学校收钱就愿意把上课的教室改名成为娜诺专用办公室如此荒唐的开场直球对决,到后面的富豪子弟恶整仆人的情节展开。
透过各种面向让我们思考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的扭曲,且收尾极令人毛骨悚然。
第7集《魔墙》则是第一季我心中的登峰杰作。
那些不甘心不公平地只能写在厕所墙上的涂改液,如果有一天都成真了会发生什么事呢?不要问很可怕,去看看你就会知道了。
第8集《失而复得》是在校园这个场景最“正常”的一集,也是娜诺最有“人情味”的一回。
与男主角点到即止的关系,如同青春剧般舒服。
大结局的两集《挚友》道尽学生时代欺凌怎样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带点娜诺“成撒旦之女之始”的意味,是全季最可观的一集,不难让你忆起年青时梦魇般的“集体回忆”。
相比之下,《禁忌女孩2》简直是另一个高度。
相较第一季的多元,相隔3年等到的第二季就显得更“专一”一些。
剧情尽管也是娜诺在校园内不断挑动人性阴暗面,可玩起来明显高招更多。
而一众学生的欺凌方式也相当有看头。
为了粗暴而粗暴,为了见血而见血。
既然这是个带点科幻、脱离现实的故事,何不玩得更尽兴、以突显故事的主题呢!
《禁忌女孩2》第二季虽然只有8集,可除了第2集《真爱软件》外,每集的故事情节与铺叙手法俱更胜第一季。
又或许是因为在Netflix上架,不受限制,尺度也颇为大胆一些。
而故事安排了另一位拥有魔力的由里与娜诺“决战”,也让剧情增添创意。
自打从由里出场后,虽然好像与娜诺没有太多交集,但却让情节的可观性倍数急增。
而不少细节透露更有出人意料的扭转。
直到由里的出现,我才稍微理解为何第二季会选择不同于第一季的全然单片发展。
新角色的出现,除了颠覆原先娜诺是“唯一的制裁者”外,由里相较于娜诺更激进的做法也成为第二季的另一重点。
由里本身(曾)是人,但因死后沾了娜诺的血而拥有了不死之身与异能,与娜诺的关系亦敌亦友(多少参考了女生间常见的较劲情节)。
第二季中,每集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放入两条线,既要陈述故事本身,从第3集后还要兼顾娜诺与由里的互动与人设建构。
等同第一季娜诺作过的事到第二季都必须让娜诺与由里各作一次,因此可想而知对编剧的挑战能力是有多大。
第二季第6集《释放》无疑是全剧最“神”的一作。
谈学生要打破校园定下墨守成规的校规,不如一同解放起来“革命”。
打从娜诺进入校园开始,画面比例便变成压迫感的4:3方框,更用上黑白呈现。
这是两季以来头一次如此操作。
唯独是不按常规出牌的娜诺,不断打破校规才让画面倍添色彩。
剧情压迫力十足,道尽泰国学生于校园被受压迫情况,刻画到压迫过度所暗藏的危机。
学生时代我们总曾被无稽的校规、自以为是的老师所累,我们又可曾想过这一切是对或错?学校就一定是权威没有任何问题吗?
当然,这是针对泰国学校所说。
这一集最能点题,无论各范畴俱为全剧最出色的一章。
此外,第二季所揭示的主题也更大胆。
像是第5集《由里》甚至于片头都要打出警告字句。
第5集《Sotus制度》灭绝人性的“玩新生”手法,方式实在是远较第一季内容上的大胆。
第3集《米妮与四具尸体》谈到有钱人可以只手遮天,那种极致阴暗的表达手法,也远比第一季的相同故事来得震撼。
既然想拍个大胆的题材,甚至用上“富江”来作对比,何不拍得更大胆更暴力些,对所表达的主题才会更明显,否则只会白白浪费了故事的背景。
这当然也得归功于第二季有5位导演加入的原因。
虽然,末段铺排出由里来跟娜诺来场“Battle”,双方交流不多,对于老粉来说有点失望。
但同时也从极端的环境中,以不同程度地“教学”手法去令观众反思问题症结。
若和平不能解决办法,就得用以暴易暴的复仇行动去解决,那把尺又应该怎样量度?
要消灭一个魔头,先要成为另一个魔头。
当我们看得够爽时,会否骨子里都住着娜诺?
就像《唐人街探案3》里的秦风一样。
这种感染力于第二季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方面,全剧云集了多位泰国著名青春偶像,不少更是在泰剧中常见的面孔。
尤其第二季卡司加码。
《天才枪手》的披纳若·苏潘平佑、《365天的爱》的彭帕克·西里古尔、《风之恋》的帕特里夏·德查诺·古德、《腐父无犬女》的皮查雅·提帕拉……
但真正的功臣还是“Kitty”之称的琪洽·安玛达雅混,如果没有她的超神演出,不单大家会在第一季弃剧,相信第二季也拍不出来这样好的效果。
这个天使与魔鬼集一身的女子,每集都是个欲望的化身,尽把人性最阴暗的绝处挑动。
要演活这个角色,她成功把娜诺的多样性格结集于一身,妩媚的眼神或是每个男生年少时都会“中招”成为裙下之臣。
可她那善媚与邪气十足的目光,又会令你不寒而栗。
尽管目前看不出娜诺与由里间到底有何火花,但对团队想认真发展这系列的野心倒是略见一二。
多了另一个由里,两人的发展与冲突显然将会是接下来的重点所在。
即使能理解团队渴望将《禁忌女孩》发展成长寿剧的想法。
但矛盾点或许也出现在此:新篇章导致第一季与第二季在叙事上衔接落差,又或是刻意制造悬念把更多爆点留到第三季。
是真的不想看到娜诺“削弱”,由里“增强”的那一天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