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心是什么意思 窝心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时间:2023-05-05 01:1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084 评论:0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开始写道: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和钟书一同散步,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

惶急中忽然醒过来,发现钱钟书在她旁边的床上睡得正酣呢。于是她埋怨钱钟书在梦里一声不响地撇下她自顾自走了,但钱钟书却安慰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携手了六十载,两个人都老了,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管愿不愿意,再恩爱的夫妻,终有一天都会有离散的那一天,而这样的梦境早晚会变成现实。

1997年杨绛先生的女儿钱瑗因病逝去,1998年钱钟书也离开了。

人到晚年,只剩下孤独杨绛先生,她说“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老人,好比日莫非图穷的羁旅倦客。”

有生皆会老,尽管我们再害怕,但晚年终究不可避免的会来到,不管你曾经叱诧风云,还是平凡如草,谁也不能例外。

人生从没有容易二字,然而年轻的时候,尽管日子可能没那么顺畅,但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有对希望的向往和无敌的勇气,再大的困难都将勇于面对。

等到有一天老了,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都无法跟得上生活的节奏时,我们也要学会正视人生中无能为力的现实,或许这才是一生最难的时候。

有人说,人到晚年,还能拥有“四老”,才是最大的幸福。究竟是哪“四老”呢?

01 老伴

少年夫妻老来伴儿,伴侣才是那个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即便儿女再孝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还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

老伴,才是那个能和你携手共同面对一切、对你知冷知热的体贴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走到最后那一天的,只有在世的时候懂得珍惜,离开的时候才能不至于都是后悔和遗憾。

杨绛先生的晚年,1994年时钱钟书先生被发现身体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手术后又引发了肾功能衰竭,从此只能长期住院。

可是祸不单行,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两年后肺癌晚期。杨绛先生每天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奔波在两家医院之间,照顾病重的丈夫和女儿。

1997年钱瑗不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谓世大悲哀,而紧接钱钟书病情恶化,几个月后与世长辞。

不到两年时间遭遇丧女和丧夫的打击,对于87岁的杨绛先生来说有多痛不欲生。

她曾经说过:“女儿走了,丈夫走了,我也想走,可我不能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战场,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上天从来不会因为你是偏袒你的命运,少年夫妻恩爱到白头,其实这也是最大的幸运。杨绛先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还拥有这些幸福的时候,她用心珍惜。

失去之后她接下了丈夫没有完成的工作,把钱钟书一生的心血,完整地留给后人。

她在《我们仨》中写: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尽管这样说,她却觉不觉得自己这一生空虚,因为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02 老本

老本对于老人来说就是身体。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不利于梦想的践行。而到年老的时候,身体不好,躺在病榻上做什么都需要求助于别人的时候,更是一种苦难。

人到晚年,身体真的是很重要的,有个好身体意味着不用儿女床前侍奉,要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儿女毕竟有自己的人生要经营,不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用于陪伴自己。

再者有个好身体,才能把年轻时有想法但苦于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的事情用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有的人到老年身体依旧健康,精神依旧矍铄,不但让自己的人生愉快,也可以有效地发挥余热,把晚年经营到一片幸福。

杨绛先生的晚年,一边缅怀逝去的亲人,一边把悲痛化作力量,她排除万能,挑起整理编排钱钟书先生学术遗物的重担。

倘若她一直躺在病床上,这么大的工作量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正是她的好身体加上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完成了全部的学术遗物整理。

2011年《钱钟书手稿集》正式出版发行,出版仪式上杨绛先生说:“他今天准是又高兴又得意、又惭愧又感激,我是他的老伴儿,能体会他的心意。”

她的晚年虽然孤单,但是却靠着自己的坚韧不屈实现了所有的心愿。不但完成了钱钟书先生的遗愿,也实现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建树。

03 老友

有时候很羡慕公园里老人们一起组织的活动,有人喜欢下棋,有固定的几位棋友,有人喜欢弹琴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还有一些老人组织一起写生。

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日子过得轻松自在。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畅,也在这些聊天声中得以宣泄。

人到晚年,最害怕的是孤孤单单,心中的郁闷无法排解,唯一个人守着一间屋和一盏灯,那样的生活,想想都觉得清冷。

人活着,不只需要家庭的温暖,毕家亲情无法完全代替友情,有三两知己,能够相互慰藉,这才可能会保持愉悦的心情。

04 老底

去医院里看望生病的亲戚,同病房内的一位老人精神矍铄。

正逢周末,儿女都围在床边嘘寒问暖,待到人都散去后,亲戚羡慕地说:“还是你好啊,儿女们都孝顺,也不用为钱的事操心。”

老人却说:“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给自己准备好了足够的养老钱。

儿女再孝顺,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很多事情要全面考虑。

所以趁着年轻时要多为老年生活筹谋,不至于老了再发生经济困难,儿女为难。”

听了老人这一席话,真的觉着很有道理。老年人手中有钱,遇事才能不慌,到了老年才能有底气,也不至于看到病床前儿女为医药费相互推诿而窝心和为难。

老人有多少钱,每个人的标准并不相同,从年轻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规划人生,未雨绸缪,才能给晚年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到晚年,都希望能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辛苦了一辈子,熬到了儿女长大成家,也是时候该停歇下来,过一过自己的生活了。

趁着还不太老的时候,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才能为晚年无成的生活带来良好的前提。

年轻时再多的苦都不是苦,到了老年的不如意,才是人生真正的苦。

晚年的生活,活着能够自强自立,不依赖于别人,不麻烦别人,能吃能睡,最好还有能陪自己说话的人,这样才是最大的幸福。

如果伴侣已经离开了人世,也要学着勇敢地接受这一切,毕竟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心情,这对于晚年,是非常重要的。

人最大的绝望,就是在虚弱无力又命不由己的时候,发现身后空无一人。所以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未雨绸缪,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太多的困扰。

EN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