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的主要内容 猴王出世的主题概括

时间:2023-04-24 19:5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908 评论:0

西游记影视剧中,猴王出世可谓石破天惊,把天庭众仙都震得东倒西歪,还不知震坏了灵霄宝殿多少块玻璃、倒了多少根柱梁,把个“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和一众老伙伴们都吓了一大跳。

而实际上呢?真正惊了玉帝大驾的并非是仙石崩裂、石卵化猴闹出来的动静,那动静在号称“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大概都算不上惊天动地,更别说在东胜神洲及至傲来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毕竟花果山在傲来国地界,那是人皇居处,不仅有普通人生活在那里,还有皇家军队。境内莫名闹出这么大动静,那傲来国王就一点也不震惊?一点也不意外?一点也不好奇?就不派个兵去看看什么情况吗?就依然喝着小酒唱着歌坐在皇宫里继续悠哉悠哉?傲来国王这样心大昏庸的话大概早就该亡国了。

而且别忘了,即使傲来国军民不拿石猴出世当回事,东海龙宫还在那呢。仙石崩裂如果动静真像影视剧中那么大,不把距离最近的东海龙宫震塌了也差不多,还有可能会引发一场海啸。东海龙王也能安之若素?连派个鱼兵虾将来看看什么情况的兴趣也没有?

甚至可以说,石猴出世也就相当于几斤炸药爆炸那么大动静罢了。毕竟花果山除了猴子们,还有七十二洞的各类动物们(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成妖)。这动静居然也没有引来各种动物们的惊惧、好奇、围观,石卵化猴后还能从容地在那里拜四方“学爬学走”,这不奇怪吗?

最正常的解释也只能是:仙石崩裂、石卵化猴说起来好像很大场面,其实不过是老式爆米花机出锅时那么大动静而已,没有引起任何一方的注意。

影视剧,追求效果而已。

真正让玉帝感兴趣的,其实是出世石猴拜四方时眼中射出的那两道金光。

原著中在石卵化猴后这样写道: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结果千里眼、顺风耳怎么回报的呢?原著第一回中说:

“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玉帝一听是这情况,似乎丝毫不在意,原著中没写出的形象应该是轻“喔”一声,然后摆了摆手,再轻描淡写般说出那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的话来。

玉帝什么道行?那是最有资格说出“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还要多得多”的存在。

玉帝为了怕三高,一年往最少处说只吃半斤盐,活了两亿多年的他该消耗了多少盐?而我们哪怕像贬下凡间的天蓬元帅一样一顿吃一缸米,一天三顿算十斤,合我们都能活一百岁,你算算?使劲算!

曾经经历过盐慌(就是“慌”而非“荒”)的都知道,囤盐大户们可能现在也有没吃完的盐。

如来说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这一劫也就是一元之数,是天劫,天地毁灭再重生一次为一劫。也就是说他老人家经历了天地一千七百五十次毁灭和重生的天劫,按照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来算,他活了两亿六千八百岁。

什么叫道行高深?什么叫见多识广?什么叫见怪不怪?

天地毁灭都司空见惯、不当一回事了,下界的一点小动静,又怎么会引起他老人家的震惊?

玉皇大帝之所以会派人查看,不是因为石头崩了,也不是孙悟空眼中射出的那两道来路不明的金光,他只是想知道,是不是花果山有了异动。毕竟,花果山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

花果山的猴子出生了,玉帝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知道,以后有事情可做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