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能治好吗 得了肾病能治好吗能治愈吗

时间:2023-05-03 16:3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578 评论:0

肾病在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肾脏疾病。导致肾脏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如六淫、七情、饮食、劳逸、房劳、药毒、意外伤害等多种内外因素。

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三个月,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统称为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病情会恶化进展,随病程迁延,慢性肾病将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慢性肾炎早期的肾功能损伤较轻,治疗方向主要是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染或服用药物等对肾脏有损伤,限制盐及蛋白质的摄入,同时对症治疗,服用药物治疗水肿,控制血压,抗感染等。中药治疗慢性肾炎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好、安全性好的优点。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根据辨证的整体概念进行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女子慢性肾病西药治疗不佳,用中药半年临床治愈,保持稳定

病例:患者xxx,女,xx岁,2016年9月中旬,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一次户外拓展活动,半个月时间,经常加夜班,劳累过度,时常头痛,浑身无劲,上四层楼腿酸得不行。一直没在意,总觉得年轻,身体棒,没什么事。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上班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突然发现眼睛看不清东西了,模模糊糊。紧接着去了县城专业的眼科医院,测量血压 210/140mmHg,说尿有点问题,眼睛的问题是血压高引起的眼底出血。随后去县医院复查,结果:蛋白(+++)、肌酐179.3umol/L,医生看了说,肌酐高,赶紧住院。住院当时没床位,在走廊里加了个床。

住院后,每天口服好几中药片和打点滴,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 586毫克。一周后检查,蛋白(++),肌酐163 umol/L,其他指标变好了一点。接着做了肾穿刺,一周后结果:FSGS(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最重的病理类型。开始上网查资料,慢慢地知道了这个病的厉害。20多天后,第三次复查结果:蛋白(+),肌酐142 umol/L。情况有好转,有了信心,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注意忌口,希望指标再好一点。可是几天后检查,肌酐142 umol/L,没有变化。继续住院,一个星期之后再次复查结果,肌酐143 umol/L,降不动了。没办法只好出院。

出院回家后遵医嘱,按时服药,严格忌口。半个月后去复查,尿蛋白(+-),肌酐140 umol/L。患者很失望也很焦急,开始四处打听治疗肾病的医生医院。在朋友介绍下,12月患者到了一家中医医院就医。患者介绍了病情,中医仔细地看了病历、检查报告、检验单,认真地搭了脉。辨证为肾阳虚。属于“少阴枢机病”,比较复杂的病。中医治疗第一步的重点是扶阳,即把亏虚的阳气充实起来,治本,辅以利水消肿,治标。开了14剂中药,中成药可以继续吃。

吃中药。半个月后到医院检查,尿常规蛋白(-),肌酐118 umol/L,肌酐降了,患者很激动,按照上次的药方拿中药继续吃。2017年1月19日检查结果:蛋白(-),肌酐114.1 umol/L,在正常范围内。中医搭了脉,调整了药方。第二步重点解决蛋白尿,提升血清蛋白,增加了益气补肾类药物。坚持服用中药,指标稳定,身体也越来越好。正常上班,每个月一检查。2017年5月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患者历经半年中药治疗,确认临床上治愈。

中医为什么能治疗慢性肾病?

专家表示,慢性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但是这个病治疗很难,可以缠绵几十年,现代医学认为,肾脏损害是不可逆的。近几十年来,各种新方法发展迅速,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等治疗有疗效,但是整体看来,肾病的预后仍然不乐观,血透患者平均存活年限仅有3-5年,而肾移植患者会出现排异。

西医所指的肾脏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对于肾脏来说,呼吸道或者皮肤感染容易导致肾炎的发生,饮食过咸、摄入蛋白质超量、高血压、肾毒性药物、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肾损害。西医认为大多数慢性肾病在经过了较长的发展过程后,将会不可避免地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阶段,肾小球的代偿能力不可逆地逐渐恶化,最终肾功能丧失导致死亡。

中医认为肾病以肾虚为主,或者在肾虚的基础上兼有湿热或者郁滞,治疗多用滋养、滋补、填补、强阳的方法。根据临床观察,益气通阳、温补滋养的方法效果不很明显,临床专家开始改弦更张,采用清热化湿、活血化淤的方法,而少用甚至不用填补、滋补、温阳的药物,效果比较好。很多患者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基础上接受中医中药的治疗,逐渐减少甚至停用透析,之后仍能够维持肾功能稳定和相对正常的生活状态。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可以发生一些列的症状: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水肿,须发早白等,治疗上主要强调补虚,所谓“肾无实证”。

中医的肾虚可以通过肾阴、肾阳、肾精、脑、髓、骨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突出表现的是性功能衰退,可以分为肾气不足、肾精亏损、肾阴虚和肾阳虚。临床表现如腰酸、腿软,阳萎、早泄、遗精、脱肛、久泄等。

在中医临床当中,清热化湿、凉血化瘀中药联合素食为主的饮食模式和运动处方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尿毒症等,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帮助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保持长期病情稳定,尿素氮、肌酐逐步降低,已经萎缩的肾脏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一些已经透析的患者可以减少透析的次数,依靠中医药治疗维持正常生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