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奖状 大学三好学生奖状图片
随着中小学生开启寒假模式,江苏涟水县一家小卖部动起了奇怪的脑筋。小卖部公开向学生出售“三好学生”奖状,只需2元一张,并提供免费代写。目前,店主已被警方传唤调查。
2元一张“私人订制”奖状 老板:买了回家好过年
“你妈妈到哪了?”“在路上呢,还有几分钟。”随后,镇定的小卖部老板流利地拿起笔,掏出一张空白的奖状,按小女孩的要求填写好了信息。不到1分钟,一份“三好学生”奖状完成了!
1月27日,这段小卖部“卖奖状”的视频走红网络。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小卖部位于涟水安东学校附近,出售奖状的同时,老板还提供代写服务,一款“私人订制”的奖状只卖2元。
“现在不都是玩虚的吗!”面对镜头,小卖部老板毫不避讳地说出了“真相”,“叔叔随便帮你写写,反正家长啥也不知道,你回去忽悠忽悠就行。”可能是奖状的销路不错,还有购买奖状的学生申请“售后服务”,当场抱怨老板填写错了。
有人问老板:“不怕家长知道吗?”老板回答:“家长怎么可能知道?什么都不会晓得的。”
有人问老板:“干嘛让孩子弄这个?”老板自豪地回答:弄这个骗家长啊,领压岁钱。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视频中的内容发生于1月25日。据悉,涟水警方已传唤了小卖部老板薛某,并进行了批评教育。
律师:如若私刻学校公章,或涉嫌违法
那么,小卖部这样的行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呢?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威杰认为,小卖部以2元的价格向学生出售奖状,并代写奖状,此行为误导了小朋友们的价值观,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但这只是道德意义上的缺失,并没有构成违法。
李威杰同时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视频中小卖部老板提到了“奖状上的章能用”。若这是他本人私刻的学校公章,他的行为已涉嫌伪造相关单位及组织的印章,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可能会被判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家长:给学生卖奖状,打的是家长的脸
“现在的通讯技术发达了,学校的班级都设有家长微信群,家长也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南京的学生家长胡先生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想知道孩子到底有没有获奖还是容易的。”
不过,胡先生也强调卖假奖状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有需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小卖部卖奖状是投机,投得真是部分家长爱炫耀的心理。”
胡先生吐槽称,现在小学生一个学期的奖状几乎比他整个学生生涯的奖状都要多。“到最后,孩子的奖状就成了家长发朋友圈的素材了,其实也就不稀奇了。”
同时,胡先生表示,“奖状说到底是面子,个人素质才是孩子的里子,比起奖状多少,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关键的。”
快评:假奖状,真反思的应该是学校和家长
别人家卖无印良品,小卖部卖的确是“无良印品”。私人订制的奖状,单从2元的定价来看,价格很良心。但从误导学生的角度来看,后果很黑心。
稚子何辜?2元的“三好学生”买不了上当,却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忽悠忽悠就好”,“大人不都来虚的”等一系列“很社会”的价值观。小卖部老板即便不违法,也必须要检讨。
诚如胡先生所言,假奖状有市场,是因为有小卖部老板这样的供给方,更是因为有学生,老师,家长这样的需求方。
那么,我们是否考虑过,学校和家长为什么需要孩子们有奖状呢?是什么促使孩子们有了“造假”的想法?
一则是家校沟通的不到位。如若家校信息畅通,三好学生岂能这般胡编乱造?
二则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孩子回到家,有好的学习环境,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何苦需要一张“三好学生”来忽悠父母?
三则是应试教育的沉疴。仿佛只有分数能说明成绩,只有奖状能证明努力。既然2元能买来“认可”,学生岂不是“何乐而不为”?
当孩子用一张假的奖状掩盖了成绩并不理想的“考卷”,却在诚实守信上交了不合格的“考卷”,孰轻孰重,家长和学校,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