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的狗顺口溜

时间:2023-05-03 05:2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688 评论:0

德米特里·巴甫洛夫,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不到一个月就被处决的苏军大将,人们都称呼他是废物,废将,依靠斯大林强行提拔才当上了独掌一方的军区司令。实际上巴甫洛夫并不是废物,还是有一些能力的,甚至获得过苏联英雄称号,只是他的刚愎自用性格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一、战争爆发2天前的巴甫洛夫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悍然发动了进攻,德军第二第三装甲集团军群,分别从苏联西部军区北部的哥罗德诺湿地,与南部的布列斯特湿地打穿了苏联西方面军的防线,并在3天内合围了苏军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筑垒地域,7天包围了明斯克筑垒地域,打得苏联西方面军减员近40多万,几乎到了全军覆灭的地步。

德军为这次进攻精心准备了一年,光进攻计划就反复修订了几百次,对苏联西部地区进行了数百次地面与航空侦查,几乎把苏联西部地区摸得比几位苏军军区司令还透彻。所以巴巴罗斯计划一经发动,苏联西部军区司令巴甫洛夫大将就赔光了老本,被德国人打了一个屁滚尿流,那么他是如何失败的呢?时间让我们倒回到战争爆发两天前。

1941年那6月20日清晨,苏联西部军区司令巴甫洛夫大将,一早就整理好衣物准备参加电话会议,他的军装上有着红色的菱形纽扣孔,胸前挂着5枚服役纪念奖章,一枚苏联英雄勋章,三枚列宁勋章和二枚红旗勋章。巴甫洛夫带着凝重的气息进入办公室,他的大秃头清洗的格外干净甚至在清晨的阳光下还能反射光线。

与巴甫洛夫进行通话会议的人,是苏联国防委员铁木辛哥元帅,这位同样是光头的元帅在电话中告诉巴甫洛夫要注意德军近期的动向,有情报显示德军正在边境集结庞大的军队,尤其侦察机飞行员发现有德军装甲集群出现布列斯特边境线接近地,而其他位置上的德军也在拆除之前德国自己设置的路障,很显然德军随时可能会入侵。基于上述情报,铁木辛哥要求巴甫洛夫加强边境警备力量,尤其是哥罗德诺筑垒地域和布列斯特筑垒地域一定要重点设防,准备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但不要率先攻击德国人,如果德国发动进攻,一定要率先致电莫斯科报告情况。

铁木辛哥结束通话之后,伏罗希洛夫元帅也在电话中再一次强调了哥罗德诺与布列斯特方向的重要性,这里虽然看起来拥有大面积的湿地和数百座碉堡构成的防御屏障,但德军极有可能会在这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因为波兰战役的情报表明德军会冒险穿越复杂地形,使用突然袭击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二、战争爆发时的巴甫洛夫

电话会议结束之后,巴甫洛夫召集自己麾下所有的高级指挥官开了一次会议,要求所有人向他汇报各自辖区的情况,但军官们的报告中除了德军正在集结外,并未发现其他的异常,一些从德国控制区里搞来的德军传单表明,这些军队将在6月22日调往法国地区参加即将发动的登陆英国战役。在看到德国人的情况似乎并没有进攻意图后,巴甫洛夫仅仅下令要求边防军加强侦查监视,并下发了为每个步兵连下发三卡车弹药的命令后就结束了会议,苏军周末的休假和文工娱乐工作照常进行,殊不知德军就是冲着西部军区这个苏联西部防线的中心区域来的。

6月21日晚上,巴甫洛夫在明斯克歌剧院,看过了歌剧《马利诺夫卡婚礼》之后,回到了宿舍休息。但紧跟着在6月22日凌晨1时15分左右被警卫员叫醒,莫斯科方向派发来了第一号指令,要求巴甫洛夫立刻做好战斗准备,但不允许实施发动主动进攻。不知所措的巴甫洛夫急冲冲跑到指挥部立刻下发了战备命令,并要求各地仓库立刻发送战备物资到各部队的命令。但巴甫洛夫忽略了前不久仓库清点的糟糕结果,他囤积在仓库里的卡车和坦克超过半数,因为保养不当而无法运行。

巴甫洛夫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一系列的误判导致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德国人可能随时会发动进攻。6月22日凌晨,3时15分轴心国联军越过了苏德边境发动了全面进攻,他们并没有按照巴甫洛夫的预期那样使用两翼牵制中部突破的战术,而是采用了中部牵制两翼突破的战术,德军装甲集团军攻破了防御薄弱的哥罗德诺筑垒地域北部和布列斯特筑垒地域南部,并对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上的苏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巴甫洛夫在发现得知德军发动了进攻之后,立刻命令位于第二梯级防线和明斯克筑垒地域周边的苏军集合,并朝着比亚韦斯托克前进,去和他幻想中的实施中部突破的德军决一死战。巴甫洛夫还派遣了两支较弱的机械化军区哥罗德诺和布列斯特堵截发动牵制攻势的德军部队,避免德军在突破防线后利用公路朝明斯克前进的可能。

这个反击命令下发的时候,苏联总参谋部的第三号反击指令还没有下发呢,如果巴甫洛夫下令后方防线上的部队就地守卫防线,等到命令下发后再发动反击,哪怕失败了责任也不是他的。最佳的例子就是西南方面军的基尔波诺斯和西北方面军的库茨涅佐夫按照命令发动反击,失败后最多给了个警告处分并没有丢掉性命。

而我们的巴甫洛夫抢在第三号命令下发之前,率先发动了反击,还将西方面军主力机械化部队化作“饺子馅”一鼓作气送进了德国人的“饺子皮”里,在他的神配合下让德军完成了3天合围西方面军主力部队,7天合围明斯克的军事成就。而这个巴甫洛夫竟然在最后一刻丢下了被困在明斯克的苏军将士独自逃亡。更在接受审讯的时候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了斯大林和总参谋部,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等一干将领身上,气的一群苏军将领没有一个人来替他求情,最后巴甫洛夫被斯大林送上了刑场,成为了卫国战争开战不到一个月就被枪毙的苏军大将,也是唯一一个在战争中被枪毙的苏军大将。

三、巴甫洛夫到底有没有能力?

人们可能会问了,德米特里·巴甫洛夫表现的这么差,就算研究狗类条件反射的巴甫洛夫放在这个巴甫洛夫大将的位置上,可能都表现的比他更好,斯大林为何要任命这种废物来领导整个军区的防御建设工作呢?其实巴甫洛夫还是有一些能力的,只不过他在成为独掌一方的军区司令以后变得刚愎自用,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巴甫洛夫大将到底有什么能力。

巴甫洛夫是苏军早期的两个坦克旅指挥官之一,另一人就是胜利元帅朱可夫,两人在列宁格勒军事学院是同学关系,在后勤运输与调度,坦克战术理论应用上,朱可夫从来就没辩赢过巴甫洛夫。由此可见巴甫洛夫的军事理论水平还是很高的,他在毕业以后成为了苏军第4坦克旅指挥官,在他的领导下第4坦克旅成为了苏军最好的机械化部队。在1936年的时候,第4坦克旅部队下辖1个坦克团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共拥有62辆坦克,49辆装甲车,各型运输和牵引车辆总共约800辆,是苏军最合理最先进的机械化部队。

也正是在1936年,巴甫洛夫被派遣到西班牙参加战斗,他帮助西班牙共和军建立自己的坦克兵学校,为西班牙共和军培养坦克战人才和作战车组。同时也亲自上前线参加战斗,并且在对抗德国人的战斗中没有取得优势,但从巴甫洛夫前后总共损失31辆坦克,击毁德军26辆坦克的战绩来看也是半斤对八两的水平。

此外巴甫洛夫还指挥坦克兵打爆了意大利干涉军,击溃了一支意大利坦克团,俘虏了300名意大利士兵,缴获了130多辆车辆和30几门火炮。也正是因为这份战绩,巴甫洛夫在1937年6月22日,获得了斯大林亲自颁发的苏联英雄勋章,成为了当年苏联头号红人。而巴甫洛夫事后提交的作战分析报告,也直接影响了苏联坦克研发的未来发展路线,最典型是T-34和KV-1坦克的发展,就受到了巴甫洛夫报告的直接影响。

后来1939年苏联和日本爆发了冲突,双方在诺门坎打了一场恶战,当时指挥部队的是朱可夫大将,但他在实战中对坦克兵的使用粗暴野蛮,导致很多装甲兵白白的牺牲。正好巴甫洛夫作为总参谋部特派观察员在诺门坎观摩战斗,他为朱可夫提供了一些建议,使得朱可夫从横冲直撞的状态脱离出来,并在重新制定战术后重创了日军。直到这里,巴甫洛夫表现的都很正常,在前线指挥旅级或者师级单位指挥官,或者担任参谋人员都能够胜任。

1940年铁木辛哥大将,接手收拾梅列茨科夫和伏罗希洛夫,留下的苏芬战争烂摊子,已经晋升为中将并担任装甲兵总局副局长一职的巴甫洛夫,作为铁木辛哥的副手参加了战斗,他的任务是指挥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对芬兰防线实施进攻,并在进攻的同时收集KV坦克原型车的作战数据。巴甫洛夫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的很出色,经过顺利的初期战斗之后,巴甫洛夫发现后续攻势陷入胶着,芬军外围防线薄弱的有些异常,而梯级防线却坚固的异常,很可能芬兰人会伺机封闭突破口,继续进攻也毫无意义还要冒着被合围的风险,于是巴甫洛夫立刻叫停了攻击命令部队撤退。

尽管巴甫洛夫在芬兰并没有达成突破芬兰防线并扩大战役成果的任务,但他及时止损并成功收集到了KV坦克原型车的实战数据,从而淘汰了两辆多炮塔原型车,使得KV-1坦克成功简化并胜出竞标。另一方面巴甫洛夫还提交了有关突击炮在实战应用中的报告,指出了苏军现阶段使用的坦克无法胜任辅助步兵对敌军永备工事发动进攻的任务,应当开发装备大口径火炮的突击炮来辅助步兵,从而促使科廷设计完善了KV-2重型坦克。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巴甫洛夫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并被晋升为上将。没过多久斯大林又任命他为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军衔晋升为大将,负责领导军区的防御建设工作。巴甫洛夫在刚刚上任时确实非常的尽职尽责,亲自查看了白俄罗斯西部的地理情况,并重新划分了防区,制定了防御计划。为了能够尽快将新防线修建起来,巴甫洛夫下令将很多陈旧的退役坦克改造成永备工事使用,为苏联节省了一笔经费开支。

巴甫洛夫在研究德军战术的工作上也很尽心尽力,他一度研究了德军进攻波兰的战术,并确信德军存在冒险穿越危险地带进军的可能,所以将布列斯特和哥罗德诺列为重点防御目标。但在研究了德军进攻法国的战斗之后,巴甫洛夫发现德军似乎不是很喜欢硬啃坚固防线,而是会选择薄弱环节实施突破,然后从防线后方将守军合围起来。

既然如此拥有数百座钢筋混凝土碉堡和数十座钢筋混凝土堡垒的哥罗德诺和布列斯特,似乎不太像是德军会实施主攻的方向,反而是永备工事均衡摆开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地理开阔,是机械化集群的理想进攻目标,所以巴甫洛夫认为德军可能会实施两翼牵制,中部突破的战术来进攻西部军区。但也不排除德军会实施两翼进攻的可能,不过哥罗德诺和布列斯特拥有充足数量的永备工事,足以抵挡德军的攻势并拖延到援兵赶到。

直到这里的巴甫洛夫都是一切看起正常,表现也中规中矩,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但实际上他忽略了在哥罗德诺和布列斯特湿地地区的防御,这两处地方都留下了一条约3公里宽的泥泞地带并且缺乏足够的防御力量来守备,而对面德军的古德里安是一个能在3公里宽正面塞下10个机械化师的人。加上由于对南北筑垒地域的过度自信和对自己手中机械化力量的过度自信,巴甫洛夫甚至变得刚愎自用起来,他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是41年1月的演习中被朱可夫暴打一顿也没有改变防御部署,最终酿成恶果还送了自己的性命。

结语

总的来说,巴甫洛夫其实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他更适合在参谋部或者他的装甲总局里工作,并不是很适合独立领导一个军区的建设工作,他的性格缺陷影响了他的命运也影响了62万西方面军官兵的命运。从许多苏军将领的成长来看,假如给他足够的时间,那么他也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将。而且从基尔波诺斯和费奥多尔·库茨涅佐夫,秋列涅夫三位上将的遭遇来看,即使执行第三号反击命令战败也不会被追究太大的责任。巴甫洛夫盲目率先发动反击,之后丢下部队逃跑,更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斯大林和总参谋部以及同僚的行为才是最终送了性命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被处决的苏联英雄:陆军大将巴甫洛夫》

《卫国战争的第一天》

往期文章:

一开战就被处决的苏军大将,从德军视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错?

一开战就被处决的苏军大将,巴甫洛夫的功过,与法庭上的最后一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