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丹白露画派 枫丹白露宫园林分析

时间:2023-05-02 22:2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318 评论:0

大家好,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请关注我们的搜索号,我们不定期为粉丝赠送观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静笃君按:她身上的美,缀于三点:额头上那一颗白珍珠,以及胸前那两粒粉“珍珠”。

十六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画家克卢埃(Fran?ois Clouet,1510-1572)创作的名画《沐浴中的贵妇》(约1571)主旨复杂,内容矛盾,为艺术史家的解读展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样,从题材上来说,它也很难被归类,研究者难以定论,它到底应该归属于肖像画,还是风俗画,抑或是情色画。克卢埃在完成这幅作品之后一年就死于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从此无人知晓,这位半裸的贵妇到底是谁,她比维纳斯还要神秘。

▲ 油画《沐浴中的贵妇》(约1571)

克卢埃作

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画中女主角那面具一般的脸庞更是令史家难以确认她的身份。而身为职业宫廷画师的克卢埃是历经了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亨利二世(1519-1559)和查理九世(1550-1574)的三朝元老级画家,加之女主角身上所显示的那些高贵特质,使大部分艺术史专家都认为,这位沐浴的贵妇应是法王后宫中人。第一个疑似女主角,是亨利二世的“宠妃”——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1499-1566),她不仅国色天香绝世独立,更是能真正做到倾国倾城:亨利二世在位期间,黛安与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国王一起执政,权倾朝野,是当时法国最重要的女性政治家。

▲ 壁画《亨利二世与黛安·德·波迪耶》(16-17世纪)

枫丹白露画派

现藏于法国唐莱古堡

在法国唐莱古堡的壁画上,这位赤裸的美白甜就是黛安,她一只手扶着亨利二世的肩头——这位法王衣甲冠胄,仿佛战神马尔斯守护着爱神维纳斯。

▲ 蛋彩画《黛安对镜》(约1590)

枫丹白露画派

现藏于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

▲ 《黛安对镜》(约1590)

枫丹白露画派

现藏于法国第戎美术馆

另外两幅被艺术史家解读为黛安·德·波迪耶的肖像画,分别收藏于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和法国第戎美术馆。它们都是枫丹白露画派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法国十六世纪理想的女性美。画中的黛安对镜梳妆,展现着一个柔懒情妇所特有的魅力。她身上的美,依旧缀于三点:额头上那一颗白珍珠,以及胸前那两粒粉“珍珠”。同时黛安的眼神与表情却又向观者传达了一种莫名的冷酷,如同那面会骗人的镜子,折射出复杂的政治现实,提醒着观者不要被感官的错觉所迷惑;但当你正要反思爱之不合时宜时,你却总会忍不住多看她一眼,黛安就又会用她那无常之美告诉你:正是她这样的女人,才使得现实中那些无聊的政治游戏变得让人欲罢不能,骑虎难下。

▲ 画珐琅牌饰《黛安驭狮辇》(约1600年)

利摩日出品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另一个被怀疑为克卢埃《沐浴中的贵妇》(约1571)画中女主的是玛丽·图奢(Marie Touchet,1549-1638),她是法王查理九世(1550-1574)唯一的情人:

▲ 蚀刻画《玛丽·图奢肖像》(十九世纪)

私人收藏

玛丽是查理九世身边唯一一位可以平息王之暴怒的人,一直到死这位年青的国王都对她保持着独一无二的忠贞不渝,不过这也许只是因为他的生命太短暂,他毕竟只活到24岁,但却用他那易逝的生命给了玛丽巨大的自信——她在欧洲历史上留下过一句名言:“这个德国女人可吓不住我。”(L’Allemande ne me fait pas peur.)被出身平民家庭的玛丽极度蔑视的“这个德国女人”就是查理九世的正宫娘娘——奥地利的伊丽莎白(Elisabeth von ?sterreich,1554-1592),来自血统高贵的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1576)的掌上明珠。

▲ 油画《奥地利的伊丽莎白,法国王后》(约1571)

克卢埃作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那么,这位奥地利的伊丽莎白是否也可能是克卢埃画中那位沐浴贵妇的原型呢?请见下文。

下期预告:最贞洁的王后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