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确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个长周期的活动,师生关系和谐才会有教育的高质量,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师生关系和谐,要与时俱进。随着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重磅文件的出台,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不断趋向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教育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优化教学方式,切实转变教与学方式,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一大具体目标就是“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通过引导、激励、服务等,完成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如此变化,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的重构。“平等、尊重、关爱”,将成为师生关系必须得到贯彻的基本原则。这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也要求学校和主管部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减轻教师负担,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把精力集中在教书育人上。
师生关系和谐,需要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支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进入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短板必须要补上,家长必须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育责任。
师生关系和谐,需要全社会传递健康的价值导向。应该看到,有钱就是成功、有权就是成功的功利化思想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这些思想传导到校园,使家长对教师少了尊敬,学生对知识少了敬畏,个别教师受此影响,也罔顾师德,违规补习、课上留一手课下收费讲,把教书育人的神圣天职扭曲为变现的工具。凡此种种,破坏的是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损害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更是百害无一利。克服此类价值观对校园的侵袭,是一个长期课题,需要常抓不懈。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良好师生关系让教育场内的所有人都受益,教育场内的所有人必须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