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号航天飞机 十大最可怕航天事件
日本私营航天公司ispace的白兔R M1商业登月器正式宣布失败,故障原因目前正在调查当中,有说是燃料提前耗尽的,也有说是高度计设置错误的,还有说是在月球背面进行盲目降轨机动,赌一把赌输了的,反正都是低级错误。
这下把阿联酋的月球车也坑了
而在获知日本登月失败的消息之后,韩国网友的留言一片兴高采烈,调侃到这是成功中的成功,月球很亮,这是一个好消息,还有人说阿联酋第一辆月球车“拉希德”号不应该搭乘日本的登月器,如果换乘中国的,他们的漫游者现在就会在月球上四处游荡了。
韩国网友留言,翻译后的
这位说的是实话
当然,韩国人最热衷的,还是将自己的赏月号和日本的白兔R M1对比,都是搭乘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复用火箭升空,走的都是低能地月转移轨道,路上都经历了大约4个月。赏月号是2022年8月4日发射,12月17日进入月球轨道,而白兔R M1是2022年12月11日发射,3月21日进入环月轨道,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结果完全不同。
韩国赏月号模型
不过,韩国人的对比完全是自取其辱,因为赏月号只是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但白兔R M1则是月球着陆器,而且还是日本私人公司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赏月号要对比的,是1990年日本发射的飞天号绕月探测器和2007年发射的辉夜号,它们还有更美丽的名字,一个叫天上少女号,另一个叫月亮女神号。
飞天号,现在画面很少了
咱们先说飞天号,虽然由于它的发射重量只有197.4千克,而且不太成功,现在已经很少提及了,但它使得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与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使人造卫星环绕月球超过两年的国家,而且还是世界第一颗完成太空刹车的人造卫星。不仅如此,它还是低能量地月转移轨道的开创者。
没错,赏月号和白兔R M1搭乘猎鹰9火箭飞三四个月的低能地月转移轨道,最早就是飞天号开拓的,但这完全是一个意外。1990年1月24日,飞天号搭乘日本Mu-3S-II运载火箭升空之后,原计划进入半径约为47.6万公里的高地球椭圆轨道,后续再慢慢转移到月球轨道。可是由于发射过程发生问题,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少了50米/秒,最终只到达了29万公里的轨道。
倾斜发射,这么夸张吗?
喷射推进实验室的爱德华·贝尔布鲁诺与詹姆斯·米勒听闻此事后,基于弱稳定性边界理论,帮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推算出一条低能轨道,只要太空船本身推力可以负担的少量扰动,就能达到转换轨道的目的,最终飞天号在1991年10月2日进入月球暂时轨道,路上耗时20多个月,而采用霍曼转移轨道,则只需要数天的时间。
前面说了,飞天号进入的只是月球暂时轨道,等到它真正进入目标永久轨道,已经是1993年2月15日了,而不到2个月后,它的轨道就开始衰减,最终撞到月球表面。但在撞击之前,它还是向月球释放了一个小的探测器,名叫羽衣号。可惜羽衣号也没有进入正确轨道,不过它的飞行轨迹仍被地球观测到,算是部分成功。
头部那个小帽子就是羽衣号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日本到现在只承认2007年发射的辉夜号,也就是月亮女神号才是它们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相比197.4千克的飞天号,辉夜号的重量已经达到2914千克,和我们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属于同一个级别,甚至更重一点。当然,成本也更好,耗资达2.7亿美元
像模像样了
另外,辉夜号还携带了两颗53公斤的子卫星,一颗是“翁”号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星,而另一颗是通信中继星,看来月球探测中继星很重要,我们继425公斤的鹊桥一号之后,很快也要发射更大更先进的鹊桥二号了。
而辉夜号的主要成绩,是确认了月球两极有永久的阴影区,此后美国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在此基础上,确认月球阴影区存在水。另外,辉夜号还确认月球表面下存在月球熔岩管,有了这些发现,人类未来就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了。同时它还发现月球表面存在铀矿,并确认了阿波罗15号的登月痕迹,而“翁”号子卫星则成功观测到月球背面存在重力异常,增加了大碰撞说的可信度。
如此说来,无论飞天号,还是辉夜号,都可以算是韩国赏月号的爷爷了,日本航天和探月相比中美来说,的确还存在差距,但相比韩国,还是先进太多,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