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见龙在野其血玄黄
“实质上,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某种思维模式的产物。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这门学问了。”——《周易我读》
初六:履霜①,坚冰至。
【注释】
①履:踏、踩。
【译文】
初六:踏到霜时,就知道坚冰不久即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①。驯致其道②,至“坚冰”也。
【注释】
①阴始凝:《坤》卦“初六”居下,以示阴气开始凝结。
②驯:顺。
【译文】
《象》说:“履霜坚冰”,阴气开始凝结。顺致阴道,以导致“坚冰”。
六二:直方大①,不习无不利②。
【注释】
①直:正直。方:方正。按规则办事,就是方。天圆地方。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大:盛大。“六二”当位中正,又处地(初、二两爻为地)之上位,说明地气已在地表蒸腾了,故盛大。
②不习:不学习。
【译文】
六二:正直、方正、盛大,具备这样的品质,不学习也没有不利的。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①。“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②。
【注释】
①直以方:指正直方正。
②地道光:地道广大。光:广。
【译文】
《象》说:“六二”的行动,“正直”而“方正”。“不学习也没有不利的”,(是因为)地道柔顺广大。
六三:含章可贞①,或从王事②,无成有终。
【注释】
①章:美德,章美。贞:正
②或:通“惑”,困惑,疑惑。“六三”不中不正,阴居阳位,半刚半柔,动静参半,有利有弊,此时争先则迷,“从王事”则合坤道。
【译文】
六三:含藏美德(而不向外张扬)才能格守正道。困惑之时,宜“从王事”,即使不成功,也还是有结果的。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①。“或从王事”,知光大也②。
【注释】
①以时发也:“六三”不中不正,等待时机而动作。
②知:智。
【译文】
《象》说:“含藏章美才能守正”,等待时机而发动。“惑而跟从大王作事”,智慧广大。
六四:括囊①,无咎无誉。
【注释】
①囊:口袋。
括囊:束扎口袋。
【译文】
六四:束扎口袋,虽无灾害,但也不会带来荣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①。
【注释】
①慎不害:“六四”之柔得正,虽处多惧之地,只要谨慎则无害。
【译文】
《象》说:“束扎口袋无咎”,谨慎而无害。
六五:黄裳元吉①。
【注释】
①黄:黄色。黄为土的颜色,土表地。黄色是《坤》卦柔顺的本色。裳:古人衣服,上装为衣,下装为裳。乾上坤下,裳表坤,表谦恭的态度。《左传》:“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吉:是源于《坤》卦的顺德,是从《坤》一开始就具有的,到了本爻,仍能柔顺、谦恭,所以是元吉、上上吉。元吉和大吉的区别是,大吉只是本爻才具有的,而元吉是卦本身就具有的。
【译文】
六五:黄色的下服,上上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①。
【注释】
①文在中:坤为文,“六五”居上体之中。土亦居五行之中位,故黄在颜色中亦居中位。
【译文】
《象》说:“黄色的下服,上上吉”,文德在守中。
上六:龙战于野①,其血玄黄②。
【注释】
①龙:乾阳。“上六”阴居阴位,又居纯阴《坤》卦之极,阴极必然生阳,阴阳二气互和合,故有“龙”来“战于野”之象。野:古时外城为郊,郊之外为野:龙战于野:表象刚刚开战,还没到国之中心。
②血:指本色。万物出生之本,由于血;血者,天地所遗氤氲之气。玄;天的颜色,黄:地的颜色。天玄地黄:天色、地色混为血色,说明天地不分、乾坤不分、先后不分、主从不分,便会“先迷”,出现争“战”。
【译文】
上六:龙战于野外,其血玄黄(混杂)。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
【注释】
①其道穷:“上六”之阴居六阴之上,阴道穷极。
【译文】
《象》说:“龙战于野外”,阴道穷极。
用六:利永贞①。
【注释】
①贞:正。
【译文】
用六:利于永久固守正道。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①。
【注释】
①以大终:阳为大,坤道顺承天道终结养育万物之事,曰“大终”。
[译文]
《象》说:用六“永守正道,(坤阴养育万物)而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