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地狱攻略 但丁地狱全攻略解说

时间:2023-04-30 07:4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550 评论:0

《神曲》是14世纪伟大的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所著,全书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分。地狱篇反映的是现世的实际情况,炼狱篇是从现世到达美好来世(即天国)的苦难历程,天国篇则是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和宗教理想的向往。

诗中叙述了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看到了地狱中灵魂所受的惩罚,炼狱中因忏悔而已被赦罪的灵魂在升天之前所必须经受住的磨练,在贝雅特里齐的引导下,看到了天国灵魂和圣徒的形象。让我们先从地狱谈起。

01

在大部分宗教的观念中,地狱即人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头上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生前做了恶,即使侥幸逃脱,死后亦要再次受审,入地狱受苦。人们一说起地狱,不免觉得神秘,阴森和恐怖。即使如此,仍然在各地流传了许多游历地狱的故事,希腊神话中的俄耳浦斯入地狱寻亡妻的凄美爱情;罗马史诗中的埃涅阿斯进冥府问计于先父;中国的神话志怪小说中,《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也掺杂了不少类似的情节故事。这些虽然不入流,但是在民间却生机勃勃,历久弥新,也不是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所能泯灭的。

作为耶稣的忠实信徒,但丁笔下的地狱分为共九层,这九层之间又有深渊,悬崖,巨人井分隔着,按照生前所犯罪孽的严重程度,将犯罪的灵魂们分别安置在这九层之中受罚。虽然但丁一生命运坎坷,但成就斐然,既做过显赫一时的执政官,也有在党争中被流放国外的痛苦历程,即使困窘不堪,哪怕饱尝“别人家的面包味道多么咸,走上走下别人家的楼梯,路多么艰难,”也不屈其志,是意大利版的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以“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不为一时苟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求得教皇的谅解。

02

所以但丁是最瞧不起怯懦无为者的,在进入地狱的外围,他便安排这些人在这里游荡受苦。借助维吉尔之口,但丁表达了对他们的鄙视:

“他们没有死的希望,他们盲目度过的一生如此卑不足道,以至于对任何别种命运他们都忌妒。世上不容许他们的名字留下来,慈悲和正义都鄙弃他们。”

李清照有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何等雄壮,无奈封建的八股取士,让多少士人从一腔热血变为疯癫的范进,寒酸的只知“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还是宝玉活得通透,“只做聚时乐,不管散时悲”,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通透中实藏着曹公的大悲哀啊。逆境中的颓废与释怀,大抵是人之常情,可那些“不惮于淋漓鲜血的真的勇士”,尤为难能可贵,从这点上但丁又远胜于屈原,有点鲁迅先生的味道了。这样一位斗士,对虚度光阴的怯懦无为者的蔑视,应该也是发自肺腑吧!

03

地狱的第一层是未受洗礼而夭折的婴儿和信奉异教的伟人,这点颇让人费解。但仔细想来,按照基督的观点,人都是有原罪的,这原罪在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的时候就犯下了,这是人类所固有的,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个人的罪,故虽然不受处罚,但也有渴望进天堂而不得的痛苦。宗教总有排他性,摩西与上帝订立的”十诫”誓约中,第一诫就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信仰唯一,方显信众其诚,意志之坚,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神的护佑,通过救赎,死后升入天国。

碌碌无为与没有目标的躺平生活不可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谆谆劝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要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是带有警告意味的响鼓重锤;最狠的就是斗士但丁,他直接告诉你:碌碌无为,丧失理想信念的人,死后直接下地狱。

《神曲》关注现的命运,地狱百态即世上人们生活的折射,在地狱外围和第一层,也许但丁意在告诉人们,即使处境艰难,也要拿出“日进一寸”的精气神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