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摆子是什么意思 打摆子是哪里方言
前言
老话说:“三个端午晴,摆子要打人”,什么是摆子?是连续三年吗?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习俗,据说能驱邪僻毒虫,民间多有流传。当然,还有喝午时水、家里储备艾草和菖蒲等等,成为五月端午的传统。可是,你知道吗?老祖宗还说:“三个端午晴,摆子打死人”,摆子是什么?是连续三年端午晴吗?
1、看看谚语:“三个端午晴,摆子打死人”中,“三个端午”是什么日子?
端午,大家都非常熟悉,张口就来,可是说“三个端午”,大家是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一个端午:“头端阳”,也就是大端午,全国各地一样,农历的五月初五,纷纷过端午佳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草等等。
第二个端午:“大端阳”,这个可能大家不熟悉了,多是地方民俗,时间是五月十五,这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划龙舟、吃粽子等等,快快乐乐生活。
第三个端午:“末端阳”,时间是五月二十五,从大端午开始,延续到五月底,前前后后20多天,人们才依依不舍,告别端午粽情。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头端午,吃粽子;二端午,划龙船;三端午,把门关”。是不是和上面讲的差不多,看来“三个端午”,不是连续三年端午,大家明白了吧!
2、看看谚语:“三个端午晴,摆子打死人”中,“摆子”是什么?
大家看到这个词语,比较陌生,这是南方一带的地方方言,我们看看什么意思。
摆子:也就是“打摆子”。在医学里,是疟疾的俗称,是因为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
得了“打摆子”的病后,人会全身发冷和发热。特别是在发病的时候,会出现全身发抖的情况,手脚等肢体来回摆动,就像是打摆子,所以称为打摆子,大家明白了吧!原来指的是疾病。
3、看看谚语:“三个端午晴,摆子打死人”,什么意思
了解了上面两个词语,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谚语所说,明白了其中道理。
俗语所说:“三个端午晴,摆子打死人”,
是说在农历五月初五、五月十五和五月二十五这三天,天气晴朗无雨,在一些潮湿闷热的地方,可能引起传染性疾病,谚语意在引起人们重视。
还有的谚语说:“端午晴,皮寒打死人”。
皮寒,也就是指的疟疾,身体寒冷。据老人讲,端午这天到野外拔车前草服用,药用效果特别好,在我们当地,五月端午就有用车前草、猪牙草加鸡蛋汤煮水喝的风俗,据说,保证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小结
当然,老话说:“三个端午晴,摆子打死人”,谚语有一定地域性,一般适用于潮湿闷热之地,容易滋生细菌病菌等等。其实,并没有这么可怕,意在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健康,安安全全过盛夏。
大家重在参考,贵在学习,客观分析和看待。端午佳节来临,你们哪里有什么传统习俗?欢迎分享交流。
我在搜索搞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