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是什么 国防生是什么意思啊
你不知道国防生有多牛作者 | MR.Seven
我问自己,作为一名国防生,在部队的苍穹里,算第几颗星?我该属于那个星座,我该在何时出现,我该发出怎样的光?
常常听人讲部队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有着闪亮的人格和理想,故事告诉我们最朴素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汗水换来收获。
常常听师兄介绍经验:哎,在学校多读点书吧,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常常接受着领导的训导: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常常琢磨着自己的定位:我的现在在哪里?我的未来在哪里?
迷糊了,混乱了,懵了!
有一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你们国防生挺牛逼的啊!反正我挺佩服的,我也想拥有你们那些素质。
呵呵,我忘了作为国防生,自己有多么牛逼。
“我培养你们,并不是要你们去做一个普通战士,而是要用你们的头脑去武装部队,我培养的,是未来的将军。”我们选培办领导的经典名言一直刻录在我的脑袋里。一直以来,作为国防生,我们不断被告诫着,我们既不是土生土长的军校人才,又不是原汁原味的高校学生,口耳相传的都是相对于两者我们的弱势,却忘了提及我们集二者之长所蕴涵的强大能力。
大学赋予我们别样情怀
国防生是部队依托地方大学培养的部队干部,对于地方大学的选择,部队是经过综合考量的。就拿武警部队来讲,由北至南囊括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及云南大学十二所高校,每所学校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有独特的历史传承,从学校中走出的国防生,都怀揣着高校赋予的别样情怀。
我曾经问过一位师兄,我们所学的专业到部队当中有什么用,他告诉我也许专业知识并无用处,但我们区别于部队其他干部的,是思维模式。
我想这种思维模式,除与专业养成有关,还与大学熏染的情怀有关。就拿我的母校来说,一块刻有“实事求是”的巨石立于校门,象征着“人民、人本、人文”的校徽满是校园,一句“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传唱着何等的气魄。
每一个国防生,携负着几十年、近百年积淀下的道德情怀走进军营,这一颗颗绚烂的种子在军营的沃土里遍地花开。国防生的意义,是在国防建设中,用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用一种情怀衍生出另一种情怀,用一个时代超越另一个时代。
有经得起检验的学习能力
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是国防生的绝对优势。经历了十二年的在校教育和残酷的高考后,一群持有高分成绩的学子叩响了携笔从戎的大门。在接受四年高等院校教育的过程中,受益于专家教授的教诲,游弋于海量的藏书,亲临着世界尖端的论坛讲座,参与着丰富多彩的社团与实践活动。
国防定向专业覆盖学科十分广泛,文科、理科和工科都囊括其中,我们将这些知识带进军营,是部队建设与国家建设的有机融合,尽管部队有着自己的运作模式和独特的发展环境,国防生都在以自身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具体任务或影响着部队的发展进程。尽管在某些部队工作上,我们不懂不会,但这不能否定我们为部队注入的强大动力,国防生在部队中扮演的绝不是复制者的角色,我们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造者。或许很多人会评价国防生路子偏、想法多,国防生兄弟们也在适应部队的过程中几多挣扎,这些都是部队前进革新过程中的阵痛,部队要与时俱进,国防生是重要的缔结者。
拥有超越自我的精神意志
国防生相对于部队的生长干部而言,体能是个弱项,能在军事科目上拔尖的国防生少之又少。作为国防生,体能训练并非在校培训的重点,这使得我们来到任职岗位上的时候,被扣上了体能弱基础差的帽子。
这是国防生的培养模式决定的,而我们也完全接受这样的模式,这是我们的特性。所以在部队否认我们的体能素质的同时,并没有看到我们要较平常的战士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现代战争中,科技的地位逐步上升,从有例可循的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到,大规模的冲锋式对战已经退出历史,那么为什么部队还要进行体能训练呢,我想相对于奔袭作战,更重要的是磨砺官兵的精神意志。
而国防生具有这样一种精神意志,或许我们的身体素质不及部队的一般水平,但在超越自我、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经受着同样的洗礼与升华。体能素质或许不是我们的强项,但国防生也绝不是训练中的弱者。
以上的一切,都旨在唤醒一些在迷惘中几近沉睡的国防生。
国防生如此优秀,为何接二连三的有人提出复原申请呢?
在感慨部队人才流失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流失的是否是人才?
每一名来到部队工作的国防生不可否认的都是高才,只不过相对于部队工作而言,我们中的一些高才并没有转变成为人才。绝不可以否认部队具有培养人才的土壤,也绝不可否认国防生蕴含的能量,那这种现状的产生归于何处呢?
国防生的培养体制就整体上来看显得虎头蛇尾,国家从国防建设的大局上设立国防生制度,而在具体实施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现在完全扮演着输送者的角色,将国防生输入军营便到此为止,国防生效用无法最大化发挥,是在进入军营后国防生与基层部队两者间缺乏政策引导的必然产物。
打个比方,一个人为了种出美丽的花朵,从最好的商店采购了质量上乘的种子,但并没有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当的土壤和位置,全靠喜阴的的种子在太阳地里挣扎成长,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国防生的历史并不长,在中国的土壤上如新生儿一般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国防事业中国防生将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立足当下,在希冀军队对于国防生体制调整完善的同时,作为国防生的自己也应加强自信。
我们怀揣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走进军营,或许周遭的一切并不如意,但无论何时国防生兄弟们不要弄丢自己,我们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即有棱角的嵌入集体,如齿轮般创造着动力。我们不需要变成另外一个安分平凡的你,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有多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