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国歌歌词 苏联国歌1977年版歌词
9 Александр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1883-1946)63岁
亚历山大罗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作曲家,合唱队指挥,
苏联人民演员(1937),少将(1943),艺术博士(1940)。
1900-1902年他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于A.K 梁多夫 和 А.К 格拉祖诺夫;
1909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С.Н 瓦西连科作曲班和 У.А马泽金歌曲班学习;
1918年起作教员;从1922年起作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1925年起为合唱教研室负责人;1929年到1936年任军事指挥系副主任;
1941年创作了歌曲《神圣的战争》(В.И 列别杰夫-库马契作词),该歌曲成为(1941-1945)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标志性音乐。
1942年因杰出地创作了苏联大众歌曲而获得国家奖;
1943年,创作苏联国歌;1946年因音乐表演艺术活动而获国家奖。
亚历山大罗夫画像
亚历山大罗夫照片
亚历山大罗夫年轻时照片
1937年亚历山大罗夫(坐着右一)与众演员一起合影
卫国战争期间,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神圣的战争》(画作)
卫国战争期间,亚历山大罗夫在各地巡回演出
亚历山大罗夫正在指挥合唱队
苏军红旗歌舞团亚历山大罗夫百年诞辰纪念光盘 《神圣的战争》
1983年苏联发行的纪念亚历山大罗夫百年诞辰的邮票
亚历山大罗夫全家合影
这是亚历山大罗夫全家合影,看着都要笑喷,所有人的眼神全是自顾自!
下排左起:亚历山大罗夫、大儿子鲍里斯、二儿子弗拉基米尔
上排左起:亚历山大罗夫的妻子柯赛尼亚、大儿媳妇奥丽卡、小儿子亚历山大
他的大儿子鲍里斯和二儿子弗拉基米尔都子承父业,
鲍里斯曾担任苏军红旗歌舞团团长,艺术指挥,首席指挥等;
弗拉基米尔曾任红旗歌舞团团长、乐队指挥等;
小儿子亚历山大在卫国战争期间牺牲。
亚历山大一家人的墓碑(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第三区)
根据网上资料翻译:
亚历山大罗夫1883年4月13日出生在普拉黑诺一个农民家庭里。
1891年去圣彼得堡参加喀山大教堂唱诗班;
从1897年起,成为宫庭合唱队的学生;
1900年毕业时获得唱诗班合唱队指挥职称;
后来,曾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但1902年因病和家庭经济状况辍学,去了博洛哥耶,在那里担任教堂唱诗班指挥,同时作铁路技术学校合唱艺术方面的老师;
自1906年起,在特维尔担任唱诗班指挥,组织并领导了音乐学校;这期间,他创作了交响乐和交响诗《死亡与生存》;1909年,他继续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于作曲班;1916年毕业于歌曲创作班;
1918年,他应邀成为莫斯科音乐学院教员(1922年成为教授);
1918-1922年,他是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唱诗班的指挥;
从1925-1929年,他是师范系合唱团系主任;
从1929-1936年,任军事指挥系副主任;
1919-1930年,他在斯克里亚宾音乐学院任合唱歌曲和作曲老师;
同时,1922-1930年任卡缅尔剧院合唱指挥;
1928-1930年任莫斯科科学院合唱团指挥和顾问;
1928年,他与达尼洛维奇和伊里伊内一起组建了红军歌舞团,并与其一起走遍了整个苏联及一系列境外国家;
1937年歌舞团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大奖。
卫国战争期间,他创作了著名的《神圣的战争》《行军》《无敌与传奇》等歌曲;
1943年,斯大林决定,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国歌,它可以团结全体人民,并激励人民与纳粹侵略者作斗争;亚历山大罗夫在他的一首《布尔什维克党歌》旋律基础上,写出了雄伟的旋律,从1944年起,它便成为苏联国歌,其歌词由列吉斯坦和米哈尔科夫所写,斯大林也亲自参与的部分歌词的编写;
从2000年起,这一旋律也成为了当今的俄罗斯国歌。
1946年7月8日,亚历山大罗夫在与红旗歌舞团在欧洲巡演期间在柏林(苏占区)不幸逝世,他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第三区中。
亚历山大罗夫将苏军红旗歌舞团带至了世界专业舞台上,它那带有民间乐器和交响乐团混合演奏下的男声合唱以及歌舞被世界公认为一流水准。
亚历山大罗夫的杰出贡献在于:
创作俄罗斯国歌;创建苏军红旗歌舞团!
文中的人物顺序以俄文字母为序;
文中的前小传部分由本人翻译;
文中的人物简历,网上有的,如拿来采用,标明出处;
网上没有的,则找到其俄文简历,由本人部分翻译。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照片和图片均为网上搜集;
文中的议论观点纯属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