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矍铄的意思 脍炙人口的意思

时间:2023-04-28 04:4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814 评论:0

【11-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⑤。

(选文有删改)

【注】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尼:阻止。③趣:促。④勖(xù):勉励。⑤置:停。

2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性刚果。 性:__________________

(2)及东炮台陷。 及:__________________

(3)弹丸咸集于西炮台。 咸:__________________

(4)曾不少却。 却: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性情,性格。 ②到,等到。 ③全,都。 ④后退,退却。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性情刚毅果敢。性:性情,性格。

(2)句意:到了东炮台陷落后。及:到,等到。

(3)句意: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咸:全,都。

(4)句意:竟然毫不后退。 却:后退,退却。

【点睛】参考译文: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当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竟然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钱金玉的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

【12-2022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探究“书客”意义

每日点心钱,他①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注释】①他;指王冕。

一日某同学再读《儒林外史》,对“书客”产生了探究兴趣。老师决定组织开展“书客:职业与意义”主题学习活动。现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消夏绝句

[清]赵翼

消磨长日仗丹铅①,常苦巾箱少逸篇。

解事童奴传好语,门前新到卖书船。

赠苕上②书估③

[清]陈鳢

万卷图书一叶舟,相逢小市且邀留。

几回展读空搔首,废我行囊典④敝裘。

【注释】①丹铅;校勘书籍用的朱砂和铅粉。②苕上:指湖州。苕,苕溪。③书估;书商。估(gǔ),通“贾”,商人。④典: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借钱。

◎材料二

余幼时在申港,时有书客负一大包,闯入书塾。包内湖笔、徽墨、纸本、《四书》、经书,村塾所需无不备。议价后,问家有旧书、残破书否?见村童临帖稍旧者,均欲以新者相易,盖志在收书也。十岁时,在澄怀堂读书。书室有阁,阁上尽破碎之书。一日,书估尽搜括之,雇数夫担而去。

(节选自缪荃孙《云自在龛随笔》)

◎材料三

初,牧翁得此书仅出价三百余金,以《后汉书》缺二本售之者,因减价也。牧翁宝之如拱璧,遍属书贾欲补其缺。一书贾停舟于乌镇,买面为晚食,见铺主人于败簏①中取书二本作包裹,谛视则宋板②《后汉书》也。贾心动窃喜,因出数枚钱买之而首叶已缺。贾向主人求之,主人曰:“顷为对邻裹面去,索之可也。”乃并其首叶获全。

(节选自《牧斋遗事》)

【注释】①簏;竹箱。②板:雕版,这里指雕版印刷的书。

11. 有一位同学对材料二、三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理解,请你帮他解答。

(1)均欲以新者相易

(2)牧翁宝之如拱璧

(3)遍属书贾欲补其缺

13. 另一位同学对材料一《消夏绝句》中“逸篇”的“逸”不理解。下面对“逸”字的解释,你觉得哪一项是最合理的?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证明你的选择。

A.释放 B.安闲,安逸 C.通“佚”,亡失,散失

【答案】

11. (1)交换(2)以……为宝(3)通“嘱”,嘱托

13. 示例(1):选C。诗人“常苦巾箱少逸篇”,可见“逸篇”珍贵。材料二中,书客询问是否有旧书、残破书,看到村童有旧帖就拿新的交换,搜尽澄怀堂阁上的破碎之书。据此可以推断“逸”的解释为亡失、散失。

示例(2):选择C。诗人“常苦巾箱少逸篇”,可见“逸篇”珍贵。材料三中,牧翁买的《后汉书》有缺失,嘱托书客补全缺失的两本;书贾买到两本,又因首叶已缺,再去求访。据此可以推断“逸”的解释为亡失、散失。

【解析】

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都想要用新的来交换。易:交换。

(2)句意:牧翁把这些书当作宝贝一样珍爱。宝:以……为宝。

(3)句意:嘱咐所有的书商想要补全这两本缺失的书。属:通“嘱”,嘱托。

13.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

《消夏绝句》中“常苦巾箱少逸篇”,意思是:时常为书箱中缺少“逸篇”而焦虑。可见“逸篇”是十分珍贵的。

材料二中“问家有旧书、残破书否?见村童临帖稍旧者,均欲以新者相易,盖志在收书也”“阁上尽破碎之书。一日,书估尽搜括之,雇数夫担而去”,书商把旧书、残书、村童的旧贴、阁楼上破碎的书都交换或购买走,可见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破旧书是有价值的。材料三中“以《后汉书》缺二本售之者,因减价也。牧翁宝之如拱璧,遍属书贾欲补其缺”“贾心动窃喜,因出数枚钱买之而首叶已缺。贾向主人求之,主人曰:‘顷为对邻裹面去,索之可也。’乃并其首叶获全”,牧翁买到的《后汉书》缺二本,因此嘱咐各位书商代为寻找。书商终于买到两本缺了首页的书,又赶紧去把首页找来。可见这些缺失的书是非常珍贵的。

“逸篇”材料二、三中的旧书破书一样,即亡失、散失的书。因此“逸”的意思是C“佚”,亡失、散失的意思。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二

我小时候在申港,常常见到有书客背着一个大包,进入书塾。包里装的有湖笔、徽墨、纸本、《四书》、经书等,村塾所需要的物品没有缺少的。价钱议定后,问买者家中是否有旧书或残破书。见到儿童临摹用的稍旧的字帖,都想要用新的来交换,大概他们的意图是书购旧书。我十岁时,在澄怀堂读书。书屋上面有阁楼,阁楼上都是破碎的书。一天,收书的人全部把这些书搜括了,雇了好几个人用担子运走。

材料三

当初,牧翁仅仅用了三百余金即买到这些书,因为《后汉书》缺了两本,于是价格得以减损。牧翁把这些书当作宝贝一样珍爱,嘱咐所有的书商想要补全这两本缺失的书。一书商在乌镇停船,到岸上买面做晚饭,见面铺的主人从破竹箱中拿出两本书当作包裹用,仔细看却是宋代雕板印刷的《后汉书》。书商心中暗喜,于是用几枚钱买了下来,可是书的首页已缺少了。书商向主人询问,主人说:“刚被对面的邻居包裹着面拿走了,你去找他要即可。”于是书的首页也因此得到保全。

【13-2022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陈继儒漫游潇溪(今嵊州下王镇小溪村)所作《胜游记》,完成后面小题。

胜游记

[明]陈继儒

余癖于山水之趣。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剡,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清妙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徘徊久之,不忍离去。方眺览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①之民也。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居虎豹,偃虬龙,佳哉胜地。忽一童子把竿垂钓,余私计曰:“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②。”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③,宰鸡款予。主席陪话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筹交错。觌④其貌,骯髒⑤矍铄;味其语,正大光明;论世则议切事务,谈道则奥彻玄微。猗欤休哉⑥!真世不易觏⑦者也。

尔时夜分就寝,余思良士不寐,爰⑧成四韵以纪胜概⑨,云: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云山纵意权⑩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阴。韵成东白,主复延余就席,载续四韵:风尘鞅掌?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梦醒北窗书千卷,兴饶东郭酒三巡。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话别,束装就道。

主君谓谁?徐君以圣也。童子谓谁?其孙佩元也。良辰难得,胜地不再,乃记之以志不忘。

【注释】①葛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他的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语出《晋书·王衍传》,“宁馨儿”后为小孩的美称。③爵、斝jiá:古代酒器。④觌dí:见;⑤骯髒kǎng zǎng:刚直,不屈不挠。⑥猗yī欤休哉:多么快乐啊。⑦觏gòu:见,看见。⑧爰yuán:于是。⑨胜概:优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⑩权:姑且,暂且。?五柳: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鞅掌:繁忙,劳累。

4. 根据语境推敲加点词的意思。

①方眺览间( )

②诚葛天民之民也( )

③忽一童子把竿垂钓( )

④主复延余就席( )

【答案】① 看,观看 ② 确实,的确 ③ 握,持,执 ④ 邀请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正在向远方眺望之时。览:看,观看。

②句意:确实如葛天氏时的百姓呀。诚:确实、的确。

③句意: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拿着鱼竿垂钓。把:握,持,执。

④句意:主人又邀请我上宴席。延:邀请。

【点睛】参考翻译:

我特喜欢游玩山水的乐趣。戊辰年春末,打算到石梁山、雁荡山带游玩,途中经过剡溪,要看一看王羲之的墨池,以及谢灵运的覆卮山住所。清新美妙秀丽奇异,杜工部的评价不假呀。

走了一舍左右,看见那峰峦被绿色层层覆盖,山涧之水迂回萦绕,高大的松树在山谷入口处耸立,古老的柏树在溪头郁郁青青生长着。山深恍惚如盘谷,地胜依稀似辋川。(我们)来来回回走了很时间,舍不得离开。正在眺望览胜之时,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头,头发由白转黄,背上生斑如鲐鱼背,逍遥地走在山路上,确实像葛天氏时的百姓。我向他作揖并询问他这是什么地方,然后知道这地方叫潇溪。住着虎豹,藏着虬龙,真是个好地方呀。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拿着鱼竿垂钓,我私下考虑说:“这孩子器宇不凡,这是谁生下这样的孩子呢?”童子停止钓鱼向我作揖,到屋子里洗好酒杯,宰杀小鸡来款待我。坐在主席上陪我说话的就是刚才那个拿着手杖的老者。彼此间一陪酒,另一酬谢,一时间大家饮酒尽欢,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观看其相貌,刚直而有精神;体味其说的话,都是光明正大之语;论及世间世务则能切中要点,谈论道理也深奥透彻,充满玄妙。多少快乐呀!真是世间不容易见到呀。

正说时,已到了夜分,我于是就寝,我想着这贤能之士而睡不着,于是写下四句诗来记下这美好的境界。诗道:茅屋疏篱一径深,门无车马绿苔侵。云山纵意权为主,富贵惊人懒挂心。珍馔饷宾情已厚,交情一面意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边五柳阴。诗写好后东方已白,主人又宴请我吃饭,又续写了四句:风尘鞅掌最羁人,谁更清闲憩此身。梦醒北窗书卷,兴饶东郭酒三巡。谢安门外春常静,五柳庭中月自新。任尔纷嚣当面起,斟瓢仙子正颐神。

主宾告别,我整理好衣服踏上归途。

那位主人是谁呢?是徐以圣。童子是谁呢?是他的孙子徐佩元也。良辰难以觅得,也要离开这美好的地方了,于是记下这件事来表明自己的将铭志不忘。

【14-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园记

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洊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同治中,芜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毗陵②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③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

(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

【注】①洊(jiàn)至:相继而至。②毗(pí)陵:今江苏常州市。③肇:开始:锡:通“赐”。

12. 下面括号内对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芜秽不治(污浊)

B. 迤逦相属(曲折连绵)

C. 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饮酒赋诗)

D. 兵燹之余(战火焚毁破坏)

【答案】A

【解析】A. “芜秽不治”意思是:杂草丛生得不到治理。芜秽:杂草丛生。故选A。

【点睛】参考例文:出阊门外三里后,有一个刘氏寒碧庄。问有寒碧庄吗,没有知道的人,问有刘园吗,他们都说有。原来这个留园,在嘉庆初年为刘君蓉峰所有,所以就用他的姓作为这个园子的姓叫作刘园。咸丰年间,其山水之胜,花木之美,亭榭的幽深,这确实可以称为吴下名园第一名。到庚申、辛酉间,大混乱相继而至,吴地的名园有一半成为废墟。而所谓刘园则岿然独存。同治年间,荒芜不治。到光绪二年,为江苏常州市人方伯得到,于是开始整修它。平整土地、清除混乱、剔除杂草。好的树木变得茂盛而好的花卉茁壮生长,奇奇形怪状的石头显露出来而小溪也变得畅通。凉台热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连绵相连。春秋佳日,方伯和宾客饮酒赋诗在其中,而京都男女也有人拉着衣服连袖而去游览了。于是在这出阊门的人没有不说刘园、刘园的。方伯请求我写文章为留园做记。我说:“沿用原来名字吗?你不赐给一个吉祥的名字吗?” 方伯说:“不,不。寒碧庄知名到现在还没有被人熟知,难道不知道改名容易,被人熟知难呀。我不如跟从这个名称而称呼它。人说刘园,我就说留园,不改变他的音而改变它的字,就在他原来的名字,为我的起的新名字。”我感叹说:美啊,这些名字吗,符合实际的!等到战火焚毁破坏后,高台倾倒而曲池平,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个园子竟然侥幸没有遭受灾祸,难道不是大自然留下这个有名的园子来等待有德行的人吗!我知道留园的名声常常停留在天地间了。

【15-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墨池记

曾巩①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②之墨池者苟伯子③《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④,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⑤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⑥,而又尝自休⑦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⑧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

【注释】①曾巩: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书圣”。③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张芝:东汉著名书法家,人称“草圣”。⑤极:至,达。⑥徜徉肆恣:尽情游览。⑦休:停留。⑧章:通“彰”。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羲之之书晚乃善 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

B. 此为其故迹 其真无马邪(《马说》)

C. 书“晋王右军墨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D.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答案】C

【解析】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善:形容词,好/动词,善于,擅长;

B.其: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诘问语气;

C.书:动词,写/动词,写;

D.固:副词,原来,本来/形容词,固执,顽固;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

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16-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孀居,犹才未中年。夫人性严明,训励诸子,言动以礼,姻族敬惮。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资。时霖雨久,宅墙夜隋,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实之以钱。婢仆等来告,夫人戒之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实以先君馀庆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以未敢取。”乃令闭如故、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擢第,并有重名。虽贵达,稍息于辞旨犹杖之。景让除浙西,问曰:“何日进发?”景让忘于审思,对以“近日”。夫人曰:“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让惶惧。夫人曰:“汝今贵达,不须老母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箬于堂下。景让时已班白矣,搢绅以为美谈。在浙西,左押衙因应对有失,杖死,既而军中汹汹,将为乱。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厅中,叱景让立厅下,曰;“天子以方镇命汝,安得轻用刑?如众心不宁,非惟上负天子,而令垂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见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宾客大将拜泣乞之,良久乃许,军中遂息。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训励诸子 训:教诲

B. 家贫无资 资:钱财

C. 夫人戒之曰 戒:惩戒

D. 乃令闭如故 故:从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夫人告诫他们说。戒,告诫;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尚书李景让小时候就没了父亲,他的母亲郑氏寡居,年纪还很轻。夫人是位个性严谨、处事明快的人,教导训诫几个子女,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族里的人都很敬畏。居住在东都时,家中孩子都还年幼,家中贫穷没有钱财。下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雨,她家的宅子后面有段古墙因雨水冲刷而在夜间塌陷,仆人修墙时,忽然发现一个船槽,里面装满了钱。奴仆来报告夫人,夫人告诫他们说:“我听说如果不劳而获,这是自身的灾难,正人君子要谨慎的是不取不义之财。如果上天确实是因为我死去的丈夫积留的恩德,怜惜他家里人贫穷而赐给的,希望上天能帮助孤儿们今后能学有所成,日后作为俸禄钱拿进门来,这些钱我不能拿。”于是就命家人将钱掩埋得和原先一样。她的两个儿子景温、景庄都是进士及第,而且名声很大。儿子虽然显贵发达,但只要有一点小过错,仍会遭到母亲的杖打。当李景让出任浙西观察使时,夫人问:“哪天启程赴任?”景让不假思索地回答“最近几天”。夫人说:“如果今天就走我觉得还行,为什么不动身呢?”景让心里害怕。夫人说:“你现在身居高位,不需要我的教导了!”命令下人脱去景让的衣服,让他跪在堂下。景让这时已经两鬓斑白,官绅这把件事传为美谈。在浙西,有位副将因应对有失误,被杖刑打死了,接着士兵们愤恨不平,想发动兵变。夫人于是等到李景让上了衙门,就由后室走到厅堂坐下,叱责李景让站在厅下,说:“天子交付给你军权重责,怎能能随意动用刑法?万一因此而导致变乱,不只是对上辜负了朝廷厚恩,而且使垂暮之年的老母含羞而死入地,要我拿什么脸面去见你地下的祖先?”军中左右的人都感动得呜咽起来。夫人遂命左右杖打他的脊背,宾客和大将都跪拜在地,哭泣着为李景让求情,过了许久,夫人才答应原谅李景让一次,军中的情绪于是得以平复。

【17-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①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②国死义乎!”

飞应募。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③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好贤礼士,览经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沈:通“沉”。②徇:通“殉”。③统制:武官名。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负气节 负:具有

B. 敌猝至 猝:死亡

C. 遣妻问劳其家 劳:慰劳

D. 每辞官 辞:辞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敌人突然出现。猝:突然。并非“死亡”;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年少时的岳飞就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吴起的兵法。天生有惊人的力量,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墓前摆上供品祭奠。岳和认为儿子为人仁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为正义而献身吧!”

岳飞前去应募。与敌人相持在滑南,领一百骑兵在河上操练。敌人突然出现,岳飞对他的部下说:“敌人虽然众多,但却不知道我们的虚实,应当趁他们还立足未稳而攻击他们。”于是单人匹马飞驰迎战。敌人有猛将舞刀上前,岳飞杀了他,敌人大败。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顺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张俊曾经问(他)用兵之术,(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少一样都不可以。”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浏览经史典籍,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18-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段阅读

范蠡①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②。……于是自谓陶朱公。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②陶:地名。

13. 解释加点的词语。

乃:_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于是,就。 ② 私下,偷偷地。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于是归还了相印。乃:于是,就。

(2)句意:偷偷地从小路离去。间:私下,偷偷地。

【点睛】参考译文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偷偷地从小路离去,到陶地住下来……于是他自称为陶朱公。

【19-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俞大猷

初,以倭患急,特命都督刘远为浙江总兵官,数月无所为。廷臣争言大猷才。遂罢远,以大猷代。贼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击败之,贼走陶山,自黄浦遁出海,大献追败之。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①。万历元年秋,海寇突袭闾峡澳②。坐失利夺职。三疏乞归③。卒,赠左都督,谥武襄。

大猷负奇节④,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⑤有大勋。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

(选自《明史》,有删减)

【注释】①南服:指南部疆土。②闾峡澳:地名。③乞归:请求退休。④负奇节:有着奇特的气节操行。⑤所在:所到之地。

11. 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贼走陶山”中的“走”本是“跑”或“小步快走”之意,此处引申为“逃跑”。

B. “遁”有“逃跑”“隐匿”“欺骗”“失去”“放纵”等义项,“自黄浦遁出海”中的“遁”应为“逃跑”之意。

C. “谥武襄”中的“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有明显错误。“以古贤豪自期”中的“期”意思是:期许、期待,“不期而遇”中的“期”意思是约定(日期),含义明显不同,而非“含义相同”。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因为倭寇灾祸紧急,朝廷特别命令都督刘远做浙江总兵官,几个月过去了,刘远也没有什么作为。朝廷的大臣争着说俞大猷的才能。于是,朝廷避免了刘远,让俞大猷代替。倭寇侵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俞大猷协同邦政打败了倭寇,倭寇向陶山逃跑,准备从黄浦逃往大海,俞大猷追上并打败了他们。

俞大猷做将军,十分廉洁,对待部下有恩宠,屡次建立大功。威名震慑南部疆土。万历元年的秋天,海上来的倭寇突然袭击闾峡澳,因坐失良机被革职。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死后,追赠左都督,谥号武襄。

俞大猷有奇特的气节操行,把古代的贤能豪爽之士作为自己的期许。他用兵的特点是,先定下计策,然后打仗,不贪图眼前功劳。忠诚报国,年老更加坚定,所到之地都能建立大功。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武平、崖州、饶平等地都建有他的祠堂。

【20-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语文真题】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干将之铸剑于冶,与张华之辨剑于斗,雷焕之出剑于狱,识者之精神,实高出于作者之上。由是推之,则剑之有光铓,与山之有空翠,气之有沆瀣,月之有烟霜,竹之有苍蒨,食味之有生鲜,古铜之有青绿,玉石之有胞浆,诗之有冰雪,皆是物也。苏长公曰:“子由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凉,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噫!此岂可与俗人道战!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战

17. 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寿:使……保持新鲜

B. 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 藉:借助

C. 凡人遇旦昼则风日 凡人:平凡的人

D.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 恨:遗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C.句意为:大凡人们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凡人:大凡人们。

【点睛】参考译文:

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这说明冰雪是能够使食物保鲜。今年冰雪多,来年谷物一定长得茂盛,就是说冰雪有助于谷物生长。大概人的一生没有不借助于冰雪这样的特质成长的,然而冰雪的特质必定要等到有了冰雪才能有体现,但一年四季又有多少冰雪呢!

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大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所以懂得世间的山川、云物(注:浮云静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注:嗅觉芳香、味觉五味)都有冰雪的特点;其中可以任人酌取并受用不尽的,没有比诗文更高深的了。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所以说: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

春秋时代干将铸剑在于千锤百炼,和晋代张华从斗牛分野之间的天象辨别宝剑,雷焕在监狱中挖出宝剑相比,能识别的人的精通神奇实在高于铸剑的人之上。由此看来,剑有光芒和山有空阔翠绿、夜气有水雾、月亮有烟霜一般白亮、竹叶有苍翠深红、食物的味道有天然新鲜、古铜器有青绿色、玉器有古旧的光泽、诗文有冰雪一样的气质,这都是天然的物相。苏长公(苏轼)说:“子由(苏辙)最近所作的《栖贤僧堂记》,读来悲惨凄凉,有悬崖飞瀑、逼人寒栗的感觉。”哎!这怎么能和平常人说呢!诗文之中,悬崖飞瀑的感觉从何而来呀!

【21-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得其所欲

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乃束缚而槛④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

(节选自《智囊全集》)

注释:①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②施伯:鲁国大臣。③夷吾:即管仲。④槛: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囚禁押送。

9.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使人请管仲于鲁 使:派

B. 寡君欲亲以为戮 欲:欲望

C. 欲速至齐 至:到

D. 其所唱适宜走 走:奔跑

【答案】B

【解析】

B.“寡君欲亲以为戮”意思为:我国的君王想要亲手杀死管仲。欲:想要。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齐桓公因为鲍叔牙的极力推荐,派人到鲁国去请管仲。施伯对鲁庄公说:“这一定是要重用管仲。如果管仲为齐国效命,鲁国就危险了。不如杀了管仲,把尸首交还给齐国。”鲁庄公准备杀掉管仲,但齐国的使者说:“我国的君王想要亲手杀死管仲,如果得到管仲的尸体,就如同没有得到他一样。”于是,鲁庄公命人把管仲绑起来装入囚笼中,派车夫用车把他送往齐国。管仲怕鲁君追上来杀了他,想尽快到达齐国,就对车夫说:“我唱歌给你听,你为我和拍子。”管仲所唱的歌节拍轻快,适合马车快步疾行,车夫也不感到疲倦,于是越走越快,管仲也平安到达齐国。

【22-2022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友人袁炳,字叔明,陈郡阳夏人。其人天下之士,幼有异才,学无不览,文章俶傥①清淡出一时,任心观书,不为章句之学。常念荫松柏咏诗书志气跌宕不与俗人交。俯眉暂仕②,历国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粟之入者,悉散以赡亲。其为节也如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焉。撰《晋史》,奇功未遂,不幸卒官,春秋二十有八。与余有青云之交网,非直衔杯酒而已。

(节选自江淹《袁友人传》)

【注】①俶傥:卓异不凡。②仕:为官。③青云之交:喻指同有高远之志的友谊。

6.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数百年未有此人

关联教材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1)此:___________

非直衔杯酒而已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直:①一直;②只是;③当,对着。

(2)直:___________

俯眉暂仕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

俯眉:低下头。

(3)俯眉: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样 ② 只是 ③ 委屈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可根据方法提示中的方法进行理解分析

(1)“此乐何极”的“此”是“这样”的意思,因此“数百年未有此人”的“此”也是“这样”的意思。

(2)“非直衔杯酒而已”意思是并非仅仅是举杯饮酒而已。“直”是“②只是”的意思。

(3)“俯眉暂仕”,“俯眉”词典中是“低下头”的意思,这个句子字面义是“低下头暂时做官”,因此“俯眉”应是“委屈自己”的意思。

【点睛】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袁炳,字叔明,是陈郡的阳夏人。这人是有才德非凡的文人,小时候就有出众的才华,学习上几乎没有不读的书,写的文章洒脱豪迈,清新脱俗超出当时的人。用心读书,不拘泥于篇章字句。常常徘徊于松柏之下,咏诵诗书,志气高昂而不受拘束,平生不与俗人交往。低头屈服于时势暂且为官,历任国常侍员外郎、府功曹、临湘令。得到的俸禄,全部散给他人用来赡养老人。他为人的节操如此,几百年没有这样的人出现。着手撰写《晋史》,这一大的功绩尚未完成,不幸逝世在官位上,只活了二十八岁。与我有高远之志的友谊,并非仅仅是举杯饮酒而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