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婴儿吐奶 两个月的婴儿频繁吐奶

时间:2023-04-27 20:1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736 评论:0

几乎每个宝宝都会遇到吐奶的问题,其实这是再自然不过的问题。

崔玉涛医生就在书里和采访中多次讲到宝宝吐奶的护理问题,宝妈们是时候系统学习一下了。

宝宝为什么会吐奶?

吐奶在医学上称为胃食道反流。很多宝妈认为宝宝吐奶是因为吃完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其实更多情况下,宝宝吐奶是因为宝宝的胃部和喉部没有发育成熟

形象的来说,宝宝的胃部就像一个敞开口的瓶子被斜斜地放着,这样一来,当里面装满奶时,小小的震动都会把奶荡出瓶口。再加上宝宝在吃奶时很容易把空气吸到胃里,这样一来,一打嗝,奶就吐了出来。

一般宝宝会在出生后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出现吐奶,在出生后两个月时,吐奶的问题最严重。每个宝宝吐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到了大概7个月时,相关构造的发育会更加完善,吐奶问题也会好转。

因为这种吐奶量不会很大,留在胃里的大部分的营养宝宝还是会吸收,所以宝妈们不用太担心宝宝会营养不足。

怎样减少宝宝的吐奶量和吐奶次数?

1.适当减少喂奶量,把握时间间隔。一次吃太多很有可能导致宝宝会吐奶。在宝宝出现吐奶的时期,宝妈要把喂奶量减少大概1/3。每次间隔2.5-3个小时,保证宝宝充分消化。

2.避免宝宝的腹压过高。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包过紧,更不要换的过勤,更换纸尿裤时不要将脚抬的过高。另外不要过紧的拥抱宝宝,刚吃完奶时不要引逗宝宝。

3.帮宝宝拍嗝。保证宝宝每次吃完奶后打2-3个嗝,绝大多数的宝宝都可以通过拍嗝来减轻吐奶的问题。但Jo妈提醒,前面两点比拍嗝更重要。

4.吃奶后,保持正确姿势。平躺时呕吐容易引发呛奶,半右侧位时,呕吐物易从嘴角流出。所以,频繁吐奶的宝宝吃奶后,最好是躺在15-30度斜坡的床垫上(不是仅抬高头),尽量往右侧卧,避免诱发呕吐。保持这样的姿势大概30分钟。

5.及时更换被呕吐物污染的衣服、被褥。混入胃酸的奶汁将散发刺鼻的难闻气味,这些气味对宝宝是不良刺激,也容易继发呕吐,宝妈最好应该及时更换。

正确拍嗝的方法:

直立式:尽量把宝宝竖抱在肩膀上,再用空心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宝宝打嗝。

端坐式:妈妈可以坐着,让宝宝朝着自己坐在大腿上,一只手托着宝宝的头,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为宝宝准备好小毛巾,防止吐奶。如果宝宝在拍打几次之后都没打嗝,可以先抚摸再拍打。

侧趴式:宝妈坐好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侧趴在腿上,头部略朝下。用一只手扶住宝宝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背。

这个姿势比较适合较小的宝宝,为了防止宝宝滑落,要适当用力把宝宝身体固定在宝妈腿上。

哪些情况需要看医生?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吐奶是因为胃食道反流,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如果经过上述护理没有改善,或者发现宝宝呕吐物里带血丝,呕吐后出现呛咳,宝妈们就要带宝宝去看医生了。

另外,宝妈对宝宝吐奶后的精神状态也要多加留意。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就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妈宝帮帮帮”微信公众号:mabaobangbangbang(长按复制)。

这里有海淘攻略、热门母婴用品试用推荐、绘本介绍、育儿方法、早教机构探访、医生和教育专家访谈等,欢迎关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