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是什么意思 红色洗礼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4-27 15:3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568 评论:0

前言

洗礼也许是基督徒生活最基本的元素,因为他是基督徒生活正式开始的仪式。虽然基督徒们会在谁应该受洗、施洗方式、洗礼的含义等问题上有分歧,但所有基督徒都同意,洗礼带领人加入教会。

路德与洗礼

路德对洗礼的理解,以及他对弥撒中基督真实临在的观点,会让现代福音派信徒感到奇怪而陌生。今天大部分福音派信徒在洗礼上都采取浸信会的观点,不论这真是他们的信念,还是默认如此。因此,路德对婴儿洗礼强烈的信念对今天很多信徒来说很不可思议。

然而,不仅浸信会信徒觉得路德在洗礼上的想法令人费解,对于不反对婴儿洗礼的长老会和改革宗信徒来说,路德在圣礼上唯实论的观点也很奇怪。他们为婴儿施洗是因为他们相信恩典之约(covenant of grace)的范围包括他们的儿女,但路德如此做是因为他相信洗礼有重生的功效,借此婴儿成为基督徒。在福音派信徒的头脑里,这似乎与路德强调的因信称义相矛盾。

路德

在宗教改革时期,洗礼上产生的争议差不多与弥撒比肩。随着16世纪20年代重洗派的出现,论述洗礼的作品迅速变得火药味十足。在此之前,路德建立自己对洗礼的立场时,所针对的是中世纪的教导,而不是激进派。其实,针对洗礼的问题,在他早年期间就有两篇非常好的论述,当时还没有出现重洗派。

第一部作品是1519年的《论圣洗礼》(The Holy and Blessed Sacrament of Baptism),这部作品最初是献给布伦瑞克的玛格丽特公爵夫人(Duchess Margaret of Brunswick)。[插图]在这部作品中,路德提到了洗礼的三大基本要素:记号、被记号所指的事物,以及能抓住被记号所指事物的信心。接着,在下一年,洗礼成为了另一部圣礼改革宣言《教会被掳巴比伦》里的重要部分。

仪式

洗礼的含义与有效性

水是记号,这水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被施用在受洗者身上,这施行过程必须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按下去,一个是拉上来,这样才能完整体现出洗礼所代表的含义。有意思的是,路德非常偏向把婴儿全身浸没施洗,因为他认为浸水礼最符合洗礼的含义:有罪的旧人死去,罪被摧毁,新生命升起。然而,路德只是偏爱浸水礼,而没有说必须浸水,因为记号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号所指向的实体。

路德很清楚,罪的灭亡与新生命的升起在今生永远不会完全。因此,洗礼具有末世性的含义,即它指向了圣徒最终将会在荣耀中得以完全。为这个缘故,路德把基督徒的一生描述成一场持续不断的属灵洗礼,基督徒一直不断地向自我死,向基督活:“因此,整个生命就是一场持续到死的属灵洗礼,人受洗就是被定罪而死。”这句话让人回想起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中的头一句,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悔改的一生。水的洗礼在一个时间点上,在基督徒一生的起始时刻,预示了这个事实;而基督徒一生的其余时间就用来构建这圣礼的本质。

浸水礼

然而,基督徒从实际经验中知道,罪和罪性并没有随着洗礼消失。虽然路德在谈圣礼时使用了许多唯实论的语言,但他知道圣礼本身并没有什么魔力。在《论圣洗礼》中,路德强调上帝在基督徒里面作工,持续不断地(尽管并不完全)摧毁今生的罪。他甚至使用了条件式的语言,只有当受洗之人继续努力杀死罪的时候,上帝的恩典才持续赐给他。我们也许从这里能看到,当时路德身上还残留着中世纪式教育的影子,其重点在于约是上帝与罪人维系恩典关系的方式。然而,就在一年之后,在《教会被掳巴比伦》中,路德把重点放在了洗礼所标记的应许上。实际上,当基督徒提到洗礼时,首先想到的就应当是应许。

基督徒

在路德对洗礼高度重视的背后,是他坚信上帝才是圣礼中的施动者。这就是洗礼有救恩功效的原因。是上帝赐下应许;是上帝在基督里确认这应许;是上帝在洗礼中把这应许刻印在基督徒身上。在洗礼中,上帝真的把受洗者嫁接在基督上,真的给他提供基督。这就是路德相信婴儿也应当受洗的原因。在一次桌边谈话中,他在洗礼和讲道之间做了个类比。面对那些辩称由于婴儿无法相信,所以不应该受洗的说法,路德回答说,既然如此,那也应该把同样的标准应用在讲道上。

我们向不信者讲道,这就是表明我们不会把道的存在与否,以及基督在道中存在与否,建立在听道者的主观信心上。基督真的就在宣讲的道里,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同样,洗礼中的应许也是如此,这应许真的在洗礼中。此外,“因为信心才受洗”这样的说法,会把基督徒,而非上帝,作为圣礼中的决定性施动者。

耶稣

照样,这对神父在洗礼中的角色也有影响:尽管表面上是神父在主持仪式,但实际上是上帝在行动。因此,圣道与圣礼的有效性并不基于神父个人的道德状况,而是基于道本身与上帝的行动。路德劝勉人们不要过分关注那些不重要的技术细节,不管仪式本身如何,也不管执行洗礼仪式的人是谁等等。在《九十五条论纲解释》(Explanationof the Ninety-Five Theses)中,路德讲到一个演员受洗的事,其他不信主的演员拿他开玩笑,给他施洗,结果他因此真的信主了,而且显然不久便殉道了。

路德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含糊,他说重洗派是敌基督的同伙,这无疑也是让今天的福音派对他的理论感觉不舒服的问题之一。不仅因为他是个倔强好斗、支持婴儿洗礼的人,他还在洗礼问题上,把对手说成是敌基督一伙的。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尽管路德如此强调圣礼的客观性,以及圣礼中提供的实体,但是他也说,只有对应许的信心才能最终把洗礼的益处带给信徒:“所以,不是洗礼,而是涵括洗礼的这应许之言使人称义或受益,是这信心使人称义,应验洗礼的预示。因为信心是旧人的沉没和新人的兴起。

路德认为,洗礼对于基督徒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就像我们之前所说,洗礼是进入基督徒生活的开端,所以对整个一生都有持续的影响。在《教会被掳巴比伦》中,路德感慨很少有人会回想自己的洗礼和其中的荣耀。这直接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这些人不去思想自己的洗礼及其意义,在面对上帝时,他们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安全感——宣誓、忏悔、善功等等。[插图]我们可以说,路德认为中世纪教会的主要错误是误解、误用了洗礼。

事实上,如果我们拒绝路德对洗礼客观性的理解,而把洗礼的有效性基于人受洗时的信心,我们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怎么能确定这个人回忆他受洗时的信心是准确的呢?而如果我们无法确定,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新约圣经里,保罗所说的洗礼有强大、真实的功效呢?

其实,这种提问把一切都建立在我们的主观上,这本身难道不是很危险吗?路德认为,明白上帝是施动者,明白洗礼是客观现实,对于基督徒生活有强大的影响:这是基督徒获得确据的根基,因为这本质是上帝对我们的承诺,他应许在基督里向我们施恩,这个承诺要用信心接受。因此,当魔鬼来试探你的时候,路德会建议你,提醒魔鬼你领受过洗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