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领风骚数百年 杜甫《壮游》加拼音

时间:2023-04-27 15:1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044 评论:0

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希望可以在这里与广大诗词爱好者们在一起,以诗会友,共同成长。

论诗五首

【清】赵翼

其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二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其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赏析:

其二

诗人指出,即使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同时,诗人也希望一代又一代才子可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现在人们也经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对下一代有着殷切的希望,希望每一代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不应因循守旧,而要寻求创新,与时俱进。

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其三

本诗的意思是纷繁复杂的艺苑里有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要不然,就像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

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全诗看似佶手拈来、随手而出,但却具有极为精辟深刻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