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司通电动车 普利司通36伏电动车
直到昨晚有个朋友,开始跟我很认真的讨论起岚图梦想家值不值得买,嗝嗝才忽然意识到,在迈入新能源时代之后,自主品牌确实拥有了跟洋对手平起平坐的实力。对了,岚图梦想家是一款刚刚上市的自主品牌新能源MPV,定价36.99万-63.99万元,而我这位朋友,则是一位丰田埃尔法车主。
嗝嗝很多年前试驾过的这台北汽油改电电动车,电池占用了大量车厢空间,真让人一言难尽。
仔细想想,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能有今日的地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首新能源车勃兴这十多年,其实前半段自主品牌依旧处于劣势,大家都在油改电的阶段,国际品牌燃油车的技术优势依旧是最大的竞争力。
但进入了纯电平台阶段,自主品牌便迅速拉近了与国际大牌之间的身位:拥有尺寸可伸缩、技术可延展的纯电平台,车企就成了“车身设计师”,不受传统燃油车动力和传动布局的掣肘,空间跟安全目标自然容易达成,造型设计更是任性,轿车、SUV还是MPV甚至跑车随便招呼,最后加上中国人最懂中国人的内饰设计,和玩得炉火纯青的智能车载终端,这自主品牌电动车的优势便逐渐显露了。
蔚来店里的咖啡机比很多专业咖啡店的都要高级。
中低端自主品牌电动车赢在性价比,高端自主品牌电动车的优势更是全方位的。就比如蔚来,车咱也不说了,人家店里的咖啡机是辣妈的厕所洗手液是欧舒丹的马桶都是卫洗丽的,就凭这些,劳斯莱斯4S店也比不过。
这有钱了谁还不会享受呢,车高端了定价上去了利润空间自然也更大,这就有足够的预算给产品堆料了,拿开头说的这个岚图梦想家来说,不仅车身尺寸比任何一款合资MPV都大,而且配置也上天了,空气悬挂是标配,百公里加速只要5秒多。要豪华有豪华,要性能有性能,关键这最贵60多万的车价,你说它智商税没问题,但品牌不够价钱来凑,面子也不缺了,难怪把开埃尔法的朋友都吸引过来了。
工信部测试结果可见,特斯拉作为轿车的Model 3和作为SUV的Model Y,在各自级别都是领先的。
这么说起来,自主品牌电动车是不是完美了?那也不是。在嗝嗝看来,还是有两项相对软肋的地方。一个是动力系统某些方面还存在差距。虽然相比燃油车,电动车的动力系统相对简单,但品牌之间的技术差距依然是存在的。能耗方面,自主品牌除了略逊业界顶尖,称得上是一流了。而在加速性能方面,只要愿意堆电机功率,大家都可以做得很漂亮,但自主品牌在极速跟30分钟稳定极速表现方面,和顶尖对手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你估计会说,高速限速不过120,更高的极速有多大意义呢?同样的情况放在燃油车上,很多人就会说“我可以不用但它不能没有”。事实上,就这些看似用不上的性能,往往反映了一个品牌的真正实力。在越来越多驾驶爱好者转为电动车主之后,这些性能会被逐渐重视的。
另一项软肋在于,自主品牌电动车对操控性能不够重视。当然,高端电动车不吝啬堆料,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十几万元往下的电动车,就真的是不愿在提升操控上多掏一点钱了。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前些日子嗝嗝试驾的Aion Y,其他表现尚可,但刹车稍微踩重一点abs就启动,主要原因就在于原厂配的是几百元的廉价轮胎,抓地力很不理想。这轮胎用在十几万元的油车上或许可以,但用在电车上,动力提升了,车重增加了,这轮胎可就不够用了。作为对比,大众的入门电车ID.3配备的是普利司通和韩泰的电动车专用轮胎,抓地力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所以,自主品牌电车能买吗?当然能。比如40万元以上的,尤其值得买。真不是说反话哈,就像岚图梦想家,这种级别这种类型的电动车,洋品牌都没有,有需求就可以无脑入。20万元以下的,也首选自主品牌,比洋品牌更加舍得堆料,空间更大智能化程度更高。刚刚提到的轮胎拉胯其实都是小事,花钱改了就行。反倒是在30万元上下的价位段,因为有着特斯拉的存在,对自主品牌和其他洋品牌的同级车来说,是个严重威胁。当然,特斯拉三电做得好但也不是样样占优,买啥你自己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