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2023年安全教育日
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我们先来做一个随堂小测验,
看看大家的校园安全意识能得几分!
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相互尊重,上面说到的各种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的行为都是校园不文明行为,要坚决抵制。如果达到一定程度或造成一定后果,就构成校园欺凌,要受到相应的校纪校规处罚,严重的还会涉嫌违法犯罪。
根据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发生在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等方面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相关行为,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校园欺凌。
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
2、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5、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1、对被害同学进行道歉和民事赔偿;
2、受到学校的校纪校规处分;
3、如果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实施校园欺凌后果严重,不仅要受到应有的处罚,付出一定的代价,甚至还会面临“牢狱之灾”,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业和未来,所以同学们坚决不能做校园欺凌的加害者!
不论是自己被欺凌,还是看到别人遭遇校园欺凌,都要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家长和老师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中均有相关法条保障被害学生的权益。
1、首先,保持镇定,积极尝试缓和冲突,不要激化矛盾。
2、其次,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对方是索要财物,不妨先满足对方的要求,直到自身安全后再跟老师、家长报告;如果冲突缓和不了,学会保护好自己,在肢体冲突中保护好自己头部等要害部位,如果对方携带了管制类道具等工具,要寻找机会及时脱身。
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脱离危险后,不要独自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要及时向家长、老师寻求帮助。
1、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尊重,文明礼貌;
2、平时嬉戏玩耍时难免会有磕碰,如果他人不小心伤害到自己,要及时化解矛盾,如要求他人道歉或向老师报告,不能以暴制暴,反而成为校园欺凌的实施者;
3、主动避开危险地点和人群,多与同学结伴同行,避免自己落单;
4、平时钱财不要外露,做好自我保护。
结语
拒绝恶意伤害,
不做校园欺凌实施者;
拒绝忍气吞声,
遭遇校园欺凌要报告;
拒绝袖手旁观,
遇见校园欺凌伸援手。
三个“拒绝”放心中,
共同努力护平安!
转载自“松江检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