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柳州第一附属医院官网
8月19日,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京召开,张伯礼等78名医师获中国医师奖。
其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李浪教授荣获
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
热烈祝贺
当天
李浪在北京参加了
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
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
中国医师奖是2003年卫生部批准设立的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其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
心怀国之大者 仁心仁术为民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怀揣着改变广西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落后局面的梦想,2003年,李浪学成回国,回到广西。他夜以继日,潜心钻研,带领团队率先开展和推广普及了一系列各种复杂冠心病介入诊疗新技术,惠及广大患者。十年磨一剑,李浪开拓性的工作和研究成果荣获了2013年中华医学会“全国最佳临床研究奖”,开启了他创新创业的新征程。
李浪带领团队在实施ECMO支持下CHIP(复杂高风险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
他敬业奉献,技艺精湛,挽救了无数垂危生命,带动了本地区以复杂冠心病为代表的疑难复杂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整体水平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李浪常常和同事们共勉的一句话就是 “攻坚克难的路上从来没有终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复杂高风险冠心病患者因合并严重心衰或复杂临床合并症,面临“换心”(心脏移植)或放弃治疗。面对复杂高风险冠心病治疗的挑战,他迎难而上,绝处逢生,带领多学科团队探索建立“ECMO支持下的复杂高风险冠心病介入治疗关键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血运重建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和远期预后,给“晚期”冠心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整体技术水平迈入全国领先行列。
作为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厚积薄发,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微栓塞(CME)致心肌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提出了CME致心肌损伤的新机制、分子标记物和防治的新靶点,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70篇,IF>5分18篇,在这一挑战领域逐渐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团队之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锻造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近年来,其团队核心骨干获得了十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因卓越的学术影响力和突出的贡献,李浪当选了第九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任国际权威的美国、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委员,美国心血管介入治疗学会、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等重要国际学术职务,在国际交流舞台上发出了更多的中国好声音。
勇担使命,心系基层
2015年,广西胸痛中心联盟成立,李浪接受媒体采访。
围绕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控重大需求,他心系基层,走遍基层,帮扶基层。为加快广西基层和边远地区心血管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2015年他较早在全国发起建立了首个省级胸痛中心联盟,带领广大同道孜孜不倦地推动广西胸痛中心建设。
广西发布全国首张省级胸痛急救地图。
如今通过国家评审认证的胸痛中心已遍布广西八桂大地和边远地区,显著缩短了广西地区急性心梗救治时间,降低了死亡率,广大边远地区患者受益尤为明显。他带领广西胸痛中心整体建设水平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胸痛中心质控金奖、全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和全国优秀省级胸痛中心联盟等荣誉。
春风化雨,言传身教
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李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上,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青年医生严格要求,容不得半点马虎;永葆对生命的敬畏,铭记性命相托的责任,以仁心施仁术,以大爱成就大医;对每位患者高度负责,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生活中,他是学生和青年医师的良师益友,对困难的学生关怀备至,对思想波动的医师春风化雨。他胸怀宽广,甘为人梯,努力培养和积极托举优秀青年人才,为国家培养了近百名硕士、博士和东盟研究生,成为东盟和祖国各地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骨干;他的团队涌现出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优秀博士、青年岗位技能能手、高层次人才和国家级学会青年委员等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01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专家共同为中国—东盟介入心脏病学培训基地揭牌。
▲东盟各国专家和青年医生相聚在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上。
李浪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创办“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中国东盟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十多年来,他开启并积极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十多年的精心耕耘,论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治交流的桥梁,成为培育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师友谊的纽带。他携手中国与东盟国家高水平专家一道创建了“中国东盟介入心脏病学培训基地”,为培养东盟国家介入心脏病高级人才搭建高水平平台。他还积极为东盟国家培养研究生和心血管介入专科医师等亟需高级人才,荣获国家“一带一路”心血管介入培训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白衣执甲,守护国门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面对严峻边境疫情防控形势,李浪临危受命,作为队长带领广西第九批支边防疫医疗队来自50家医疗机构的156名队员奔赴边陲国门东兴、防城开展支边防疫抗疫工作。
3次延期轮换,历时5个月,他们经受了2021年底最大规模境外疫情输入和12.20、2.23两次本土疫情的严峻考验。
支边防疫医疗队全体合影。
他把方向、带队伍、做模范,带领全队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春节坚守“疫”线,以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明的团队纪律和专业的救治水平,在保持全体队员零感染下圆满完成了守护国门、支边防疫抗疫的各项艰巨任务,为广西边境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肯定,书写了广西边境防疫抗疫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3月全国两会如期召开,李浪结合带队支边防疫抗疫的丰富实践,向广西代表团议案提供了不少“关于支持边境防疫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两会关注和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他期望战“疫”之后,边境人民拥有更完善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安居乐业。
李浪带领广西第九批支边防疫医疗队所展现出来的心怀国之大者、仁心仁术为民、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他从医三十年坚定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是他从医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沉淀与升华。
来源:人民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