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标准答案 先有男人先有女人正确答案
中国有一个千古难题,究竟是有鸡先还是有蛋先,答案是先有鸡,然后才有蛋。
《说文解字》没有收录“蛋”字,按当时而言,是作“蜑”
当然,这个答案并不是站在生物学或进化学的角度分析,而是站在文字学的角度聊以自趣。
鸡这个字,是 雞、鷄、鷄、雞、鶏、鳮的简化字,《说文解字》曰:“雞,知时畜也”,即是定时鸣叫的禽鸟,也就是在郑玄先生编写《说文解字》,“鸡”这个字就已经有了。
而“蛋”呢?
后人在韩愈的诗句解释将“蜑”与“蛋”扯上了关系
蛋这个字,本来写作疍与蜑,即使如此,其字义可不是今天的意思,郑玄先生的《说文解字》对“蜑”字作出解释,曰:“南方夷也”。
什么意思呢?
如果站在中原人的角度,南方人是为“蛮”。但是,如果站在南方人(蛮人)的角度,他的南方的人则称为“蜑”。后来这族人被形容为水上居民,而这个“蜑”又被写做“疍”,致有所谓“疍家”之说。
也就是,在有“鸡(雞)”字的时候,还未有“蛋”字,当时是写成“蜑”。
“蛋”这个字至少要在明代才确定下来,被梅膺祚先生收录在《字汇补》的字典之中。曰:“俗呼鸟卵为蛋。”
争论在“卵”字开始,颜师古认为“卵”是鸟类诞生下一代的基体,“胎”是兽类(包括人类)诞生下一代的基体
所以,从文字学的角度去,是先有鸡然后才有蛋。
那么,鸡蛋古人是怎样称呼的呢?
从梅膺祚先生的《字汇补》可知,称“鸡卵”。
什么是卵呢?
郑玄先生在《说文解字》上曰:“凡物无乳者卵生”,同时亦解释了“鸟卵”,曰:“鸟卵中黄为阴,外白为阳。魂魄相待也。”
正因为如此,现在有些地区的人仍有“鸡卵”之说。
《说文解字注》的解释较为详细
至此,从语言学的角度,就有“鸡luǎn”(粤语念鸡leon5)——鸡卵,与“鸡dàn”(粤语念鸡daan2)——鸡蛋,两个读音。
不过,有的地区的人则不念以上两个读音,而是念作“鸡chūn”(粤语念鸡ceon1),无论是chūn或ceon1,都与“春”这个字的读音一模一样,所以,念这个音的地区的人会写“鸡春”。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论证“春”这个读音的来龙去脉,由此武断地认为,“卵”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luǎn”(粤语念鸡leon5)”,一个是“chūn或ceon1”。
这种理解当然是错误的。
“chūn或ceon1”这个字正写“?”,广泛流行于客家地区。
不过,“?”这个字并没有收录于《康熙字典》,具体诞于何时已实在无从稽考。
《康熙字典》没有收录此字
从客家六次南迁的动态上看,应该为南宋末年为最大的公约数。理据是南宋的客家人具体地进入广东境内,现在广东客家有“鸡(chūn或ceon1)”的讲法,而其他地区的客家人则鲜有这种讲法,也不认识将“未成肉”三字构成的“?”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