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呼来不上船 天子呼来不上船指什么

时间:2023-04-26 14:1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864 评论:0

对于李白,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一个潇洒至极,不比权贵看在眼里的狂人,杜甫有一句诗被人们广为流传,认为是李白恰如其分的刻画,这句诗就是:天子呼来不上船。

这句诗出自哪里呢?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这首诗写了八个豪饮之士,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八个一喝就醉的酒鬼。



这首诗是这样的: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这八个酒鬼是谁呢?第一位,大诗人贺知章,他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咏柳》,小学生都能背诵。他写诗厉害,喝酒更厉害,喝醉了,骑马跟乘船一样摇摇晃晃。他眼睛不好,杜甫认识他的时候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他就在水底睡着了。



这当然是夸张,要是真掉进水井里,那就永远睡着了。

第二位是汝阳王李琎,嗜酒如命,喝了三斗去上朝,路上遇到装酒的车,还直流口水,恨不得让皇帝封他去酒泉。看来,唐朝时,酒泉真的盛产酒的。

第三位是左相李适为,每天喝酒要消费上万的金钱,喝酒像鲸喝水一样,还说自己豪饮是为了让贤。这生活,够豪奢的,可知也不是什么好官。

第四位,崔宗之是个美少年,一喝酒,就谁也看不上,就会举着酒杯翻白眼,杜甫还觉得那是玉树临风,这文人说话,根本就不靠谱。为何崔宗之也进了杜甫的诗了呢?因为跟李白有交情啊。

第五位苏晋是个吃斋念佛的人,但是,一旦喝酒,就把那些忘得干干净净了。



第六位就是李白了,这是重头戏,所以用了四句诗,其他人不是三句就是两句。说李白什么呢?李白喝酒特别能写诗,他到长安街上的酒家喝酒,经常是在哪里喝酒就醉在哪里,也就住在哪里。天子诏他,他根本不去,自称自己是酒仙。

第七位是张旭,是位书法家,他喜欢在醉酒后表演书法狂草,据说他酒后,把头发散开,当作笔,浸儒上墨汁,就用头书写,狂放不羁。

最后一位是焦遂,这是个例外,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其他特长,就是能喝酒,喝了五斗酒才有精神,开始高谈阔论。其实,不过是喝醉酒话多,这种表现的酒鬼很多的,一点也不奇怪。在杜甫眼里,变成了很了不起的行为。

杜甫为何要写这八个人誉为酒中八仙呢?两个原因,一个是杜甫本身就是好酒之人,也是个酒鬼。跟李白相识后,就更加喜欢喝酒了,因为李白是他的偶像,他是李白的铁杆粉丝。



那么,当时就在八人很能喝吗?当然不是。他选这七人,其实就是为了衬托李白,那是他的偶像啊。这八个人都跟李白有过瓜葛,据说关系都不错,爱屋及乌,杜甫也就对他们另眼相看了。连喝酒时候就会翻白眼都变成了优点。

在杜甫眼里,李白就是完美无缺的代表,在八仙中,是以李白为中心的,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为了衬托李白而存在。李白是什么呢?连皇帝都不看在眼里,“天子呼来不上船”!

那么,是不是真的天子召唤李白都不理睬呢?从来没有过,这不过是杜甫作为小弟,对大哥崇拜到了极点后产生的呓语罢了。

李白从来不会“天子呼来不上船”,而是天子一呼就上船。天子不呼都想办法上船。李白和杜甫,可以说是天生的官迷,李白因为户籍和社会关系说不清楚,而不敢参加科举考试,就到处找权贵们举荐自己。长安权贵们的门槛都被他踏破了,这样的人会“天子呼来不上船”,会杯酒傲王侯?根本不可能!



据历史记载,李白找了那么多人,就是没人推荐,失望之下到江南一代游历,遇到了倒是吴筠,一起找神仙炼丹药。后来唐玄宗召见吴筠,吴筠又把李白推荐给了玄宗。于是玄宗召见了李白,待招翰林。但是最终也没有重用他,而是让从哪来到哪去。

李白当时接到召见的通知,是迫不及待,“仰天大笑出门去”,其得意到了何种程度。被皇帝撵走后,那段待招翰林,就成了李白整天挂在嘴上写在诗里的无上荣耀。幸亏待招翰林不是什么高官,只是等待的翰林,就这样了不起,要是像王安石那样做到宰相,李白还不上天了?

杜甫也是一辈子想做官,想做大官,终究没能如愿,就跟着李白混,而李白呢,又不想带他混,因为杜甫比较穷,李白从来不差钱。起先是家里有钱,后来在玄宗那里混了一笔钱,开了太白酒楼,自然不缺进项。

以上就是我对李白及杜甫的戏言,但是,是以史实为依据的戏言,愿跟朋友们共同探讨。是真正的朋友们,不是那种没有脑子的喷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