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四川十大垃圾职业学校
依法治校是实行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保障。自教育部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严格贯彻执行,制定各类推进实施方案,并于去年7月,进一步明确责任清单,签订任务书,对标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标准深入推进建设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学校不断强化依法治校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学校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实施《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并把依法治校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学年/年度工作计划中,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纳入部门学年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把工作任务、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形成学校抓总体、各部门分工落实的依法治校工作格局。
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情况汇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依法治校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另外,专门聘请律师团队担任学校常年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预防规避法律风险,保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制度管理,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学校长期致力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确立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形成完善的“理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监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法人治理结构。学校管理持续强化创新,理事会、党委、行政“三大关系”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三大机制”不断完善,依法治校水平和依法执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办学多年,我校形成了独具特色、操作性强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校长韩虎介绍,学校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党委和行政议事制度以及决策程序。凡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关系学校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决策前都要征询决策机构的意见建议,涉及师生利益的,则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听取师生意见。至今累计召开教代会一届6次会议,学代会4届。
建章立制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手段。据了解,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在以国家法律、政策为依据的基础上制定《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章程》,并建立健全党建、教学、学生、行政、财务资产、招生就业、安全等相关管理制度201个,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运行有序。
注重法制教育,提升师生法治素养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如同虚设。”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主体的法律素质与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学校将法制教育寓于师生培养全过程,聘请法治副校长不定期到校开展普法宣传讲座,指导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制定党委中心组学习、新教师培养与管理、教职员工培训积分等制度,将法制学习纳入培训积分,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分阶段、分重点进行法制教育,常态化组织师生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党内法规以及法律常识,不仅让法制教育走进课堂,还利用网站、校报、“两微一端”等进行普法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法治精神真正在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香港青年工作,构建平台,健全机制,开展川港高校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帮助香港青年在学业、就业、创业上取得进步。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作用,渗透法治文化,促进香港青年良性发展。”韩虎谈到,自2016年起,学校明确了用课程合作与课堂教学对港青年进行普法宣传、党史学习、传统文化引领,这种模式既让香港青年学生成建制的参与学习,也达到了渗透法治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两地合作培养人才的目的。
作为省级优秀党员,教师余婷表示,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今后将与法同行,以身作则,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法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词汇,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在学生张继鹏看来,法制学习提高了他明辨是非的能力,他表示今后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懂得守法、用法。
“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治,校无法不兴。”学校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校园法治氛围浓厚,法治工作水平提升,成绩成效初现。先后获得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四川省节水型高校、全省高校后勤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四川省第三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等荣誉称号。
依法治校任重道远。韩虎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实施方案更加优质高效的持续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法治工作创新能力,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美誉度高的法治学校,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和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长江品质”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向冬雪)
供图:四川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