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52个非遗手艺

时间:2023-06-21 01:3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560 评论:0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1月18日,“古版新韵 开门大吉”——2023年中国十八地传统年画联展亮相苏州美术馆。百余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代表性名录上的十八家年画作品,在展览中集结展出。

为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做好“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示活动成果的推广运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于春节、元宵节期间连续几年在全国开展以“赏年画过大年”为主题的年画联展活动。作为作品联展分会场,苏州美术馆相继举办“古版新韵2021年中国六大传统年画联展”、“古版新韵 好戏连年”——2022年中国十二地传统年画联展,今年推出“古版新韵 开门大吉”——2023年中国十八地传统年画联展。

本次展览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央文明办二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承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协办,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执行承办,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市文化馆)实施。

联合实施单位为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天津杨柳青画社、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开封市继中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武强年画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漳州市艺术馆、高密永合庄吕氏艺术馆、滩头高腊梅年画作坊、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梁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凤翔邰立平木版年画传习中心、山西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研究会、乐山市文化馆、滑县人民文化馆、老河口市群众艺术馆。

“门画是我国传统年画的一个重要品种,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文化馆管理部副部长怀念介绍,“过去,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画、迎新春。门画神像类最多,所以一般称作门神画,此外也有历史人物、天仙童子、祥禽瑞兽,还有反映市民生活的题材。”

相比于大尺寸的“门神画”,尺寸较小的贴在室内房门上的称“房门画”。据介绍,房门画的张贴很有讲究,在夫妻房间张贴《麒麟送子·天赐麟儿》《玉堂富贵·莲生贵子》、儿童房间张贴《冠带传流·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女眷闺房张贴《洋灯美人》等。

中国门神画先以虎作为题材,画于天子门上,到汉代才出现起源于古代神话故事的神荼、郁垒(读作shēn shū yù lǜ)二人作门神的习俗。宋代,随着手工业空前发展,出现了木版雕刻刷印的纸质门神画,除传统的神荼、郁垒二神及武士,出现了文臣朝官形象,形成了大门贴武士、院内厅堂两侧贴文官的风俗。自宋之后,门神的神性功能逐步淡化,门神形象多由通俗小说中的英雄人物担任。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月26日。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李君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