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长大后的小孩

时间:2023-06-20 18:0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118 评论:0

2009年1月22日,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就在很多人都以为她要在河北女子监狱度过余生时,两年后,法院把对她的判决从无期改为了19年,到了2014年和2016年,又分别对她进行了两次减刑,时间缩短到16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她就可以出狱了。

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成为了众多父母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便当年的涉案人员有的被判死刑,有的终身监禁……还是无法打消他们的恐惧。十多年后的今年,在挑选婴儿奶粉时,“三聚氰胺”四个字还是被大家频繁提起。

2008年,甘肃十多名婴幼儿同时患病的消息被媒体曝光,随着调查进一步深入,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到了那年9月底,患病的孩童共有60余个,随着其中一名婴幼儿宣告死亡后,舆论达到了沸点。

这些病儿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医生的回答大同小异:“可能是奶粉出了问题。”

于是,一款价格在十八元左右的婴幼儿奶粉被推上风口浪尖,它的生产者三鹿集团也随之走入大众视野。

声讨三鹿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惊恐地发现,毒奶粉事件竟然让30余万个原本健康活泼的婴儿成为了“大头宝宝”,在这场因为奶粉酿成的严重食品危机中,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免职,涉案的一干人等也迅速被警方控制起来。

董事长即将出狱的这个消息,让三鹿原来的老员工感到欣慰,在他们眼中,田文华虽贵为董事长,却是个平易近人的好老板;可在那些受害宝宝的父母眼中,害惨自己孩子的罪魁祸首居然不用把“牢底坐穿”,实在是件无法接受的事情。

田文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村民:出了事才知道是她

距离石家庄几十公里远的正定县,有一个叫做南岗村的地方,在这里,姓田的人占到了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众多姓田人家中,田文华一家并不显眼。

“知道啊,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村里人并不清楚田文华在省城里的情况,是记者来采访才知道,原来记忆中那个很能吃苦的小妮子,竟然就是三鹿的大老板。

听说她犯了事,大家脸上露出了事不关己的冷淡表情。记者也很意外,按说田文华在外闯出了这么大的名堂,总会有衣锦还乡的风光时刻,怎么村里年轻人都不认识她呢?

“基本见不到她回来,最后一次也是她老爹去世。”村民告诉记者,田父办丧事那天,田文华曾出现在没什么排场可言的葬礼上,事情结束后她就匆匆离开了。

在老一辈人印象中,田文华读书很刻苦,最后考上了外地的一个专科学校。事实上,家里人一直希望她能够当个医生,可因为条件实在太差,拿不出多余的钱供她念书,田文华最终来到石家庄牛奶厂当兽医。

这家牛奶厂,正是三鹿集团的前身。那时候给奶牛治病的田文华恐怕不可能想到,将来是自己带着这个厂子一路走上巅峰。

1968年,牛奶厂规模很小,总共只有几头奶牛。田文华在那里与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学长结了婚。上世纪八十年代,她靠着努力和勤奋成为了牛奶厂的副厂长。

或许是过惯了苦日子,即便走上领导岗位,田文华也从来不铺张浪费,员工们经常在集体洗澡室、食堂看见她的身影。她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时不允许有剩菜,总是提醒员工“粒粒皆辛苦”。

田文华成领导后,南岗村的干部曾经找过田家人,希望田厂长能投资一下自己老家,被田家人一口回绝了。田文华很早以前就和家族的人说过,不管她以后当上多大的官,都不许给她找麻烦。所以,哪怕后来三鹿集团势如破竹,南岗村也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牛奶站,村民们也不靠养奶牛营生。

正因如此,村里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田文华是谁。在他们眼中,田老板混得好,大家也沾不上光发不了财;要去坐牢了,对村民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有影响。

然而,在老乡如同“隐形人”一般的田文华,在老员工心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十几年前,得知董事长要被判刑了,很多人流下了眼泪。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员工:没有她就没有集团

2008年12月的最后一天,已经66岁的田文华站在被告席上,脸色苍白容颜憔悴,完全没有当初面对媒体采访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她一手带领的三鹿曾是当地城市的骄傲,曾经创下连续八年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达到30%的好成绩,公司拥有的固定资产在不到十年里翻了整整六十多倍。连续15年总销量第一,旗下两类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三甲,还与新西兰集团合资开发新的战场,如此显赫的成绩背后,只有员工知道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与田文华息息相关。

前面说到,田文华刚刚进厂工作时,三鹿的前身还是一个牛奶厂,只有几十号人的小作坊。1983年,她当上副厂长后,立马让工厂进入政府指定的奶粉生产商名单。

她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与员工一起让工厂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有了三鹿这个集团化公司。

公司名号越来越响亮,田董事长头顶的光环也越来越多。从市级到国家级上百个荣誉称号,让她成为了中国奶制品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在员工眼中,荣誉加身的董事长在生活中是个低调到几近透明的人,哪怕三鹿这个名字已经被全国人民知晓,她仍然不喜欢在外面抛头露面,媒体记者能采访到她的机会也屈指可数。

田董事长的办公室,只有不到十平米,里面没有贵重的红木家具,也没有奢华高调的装饰。一台打印机上放着不少因为打错字报废的A4纸,熟悉她的老员工都知道,这是田文华的草稿纸,如果拿去碎了被她知道,少不了要挨一顿骂。

每次有外单位的领导过来考察,到了吃饭时间,田文华也是把招待地点定在单位食堂。厨师定下请客吃饭的菜谱,要拿给她一一过目,决不允许铺张浪费。

“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这是在田文华手下干了多年老员工对她的看法。许多因为毒奶粉事件被迫离开的职员多年后回想起田董事长,还是给出相当高的评价。和其他征战商界的女强人不同,田大姐平易近人,讲话也十分随和。

真正让田文华赢得全体员工尊重的事很多,最让大家难忘的还是在与新西兰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时,田董事长突然宣布,要让所有员工一起参股成为公司的股东。这个消息令人振奋,这意味着大家的身份有了转变,从打工人成为了持股人。

“我当时听到她作为老总只占了1%的股份时,心情真的很激动,觉得没有跟错人。”回忆起那时,老员工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感。不过,这样的表情没有持续太久,毕竟再怎么辉煌,都已成为泡影。

三鹿就像她一手拉扯大的孩子,这是全体员工的共识。得知田董事长很有可能因为三聚氰胺的事情遭受严厉判决时,很多人感觉到揪心的疼痛感。

“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老板……”

“没有她就没有三鹿的今天”

这些守候在法院外苦苦等待结果的员工很清楚,闹出这么大的事,失业已成定局,可相比自己的命运,他们更关心站在被告席上的田文华到底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毕竟,这个声名赫赫的奶业帝国,在她到来前,只是一个随时都会被兼并或消失的小工厂。

这边是脸上写满担忧之色的集团员工,那边是凄苦无助想要讨个说法的受害者家属。这些老实本分的普通老百姓或许不会想到,一罐普通的奶粉竟然会给他们接下来的人生带来猝不及防的改变。

这些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受害者家属:希望她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工品,虽然具有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效果,但长期服用的话会引发多部位结石,严重者会转化成癌症。

毒奶粉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到2008年年底,全国累计患儿数据高达29.4万。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相关行业协会拿出了11余亿元的赔偿金,事件发生两年后,一共有27万余受害者家属拿到了赔偿金额。

可是,钱对于这些备受折磨的家庭来说聊胜于无,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他们最想做的事还是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给孩子吃三鹿奶粉。

2008年7月,甘肃岷县的老车平静生活被彻底搅乱了。八个月前,妻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考虑到她奶水有些不足,老车决定给孩子吃奶粉。

哪怕生活在偏远的农村,老车也知道三鹿是个响当当的牌子,袋装的奶粉很便宜,只要18元,他一口气买了7箱。没想到,那一批奶粉里含有三聚氰胺,等事件爆发时,工作人员找上门来调查,还从老车家见到了半箱子没吃完的奶粉。

稍大一点的儿子小鹏两天没有尿尿,疼得一直哭。八个月大的孩子也不会表达到底哪里不舒服,老车夫妇俩只能带着他四处求医,从村里的卫生所一直到兰州的大医院。医生告诉他,孩子体内有很多结石。

也是在医院,老车才知道,有许多原本正常的小朋友出现了和小鹏同样的症状,还有些头大如钟,长成了畸形儿……不管症状是什么,他们都喝了三鹿生产的奶粉。

20天后,小鹏经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弟弟小贺却开始生病了。他的情况更加凶险,连兰州医院的医生看完检查过程后,也止不住地摇头。

“我们这里治不了,你去解放军医院试试。”为了给小鹏治病,老车家几乎掏空了家底,看着奄奄一息,隔着皮肤都能摸到体内结石的小贺,夫妇俩痛不欲生。

这家借两百元,那家借三百元……他们靠着借钱来到北京,给孩子做了手术。

由于把精心全部放在双胞胎儿子上,老车几乎没怎么管已经懂事的大儿子。可就在小鹏小贺患病第二年,他们的哥哥溺水身亡了。

紧接着,老车父亲因病逝世,妻子深受打击不吃不喝,两个孩子患有重病。整整三年时光,老车陷入了无尽黑暗中。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基本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家具。孩子离不开人,老车不敢去外省打工,只能在距离家附近的小县城干点杂活,全家就靠他一年两三万的收入艰难度日。

“宁可少赚一些,只要两个娃娃能健康长大。”这是老车夫妇最简单也最朴实的愿望,可十多年过去了,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折磨着他们。

和同龄孩子相比,小鹏和小贺个头很矮,抵抗力很差,每年都要生四五场大病,平日不是感冒就是咳嗽。两个孩子在十岁前,睡觉还是会尿床。等过了十岁,尿床的毛病得到缓解,却经常尿不尽,小肚子被撑得胀鼓鼓的。

孩子糟糕的身体状况,成了老车难以治愈的心病。他再也不敢买任何奶粉,娃娃想喝奶,他就从市场上买了两头奶羊,每天煮新鲜的羊奶给孩子补充营养。

国外的奶粉价格太高,他们负担不起,国内奶粉不敢再喝,靠着两头羊,孩子们慢慢有了抵抗力。

毒奶粉事件,让老车变成惊弓之鸟。他不仅不相信国产奶粉的质量,就连国产零食也不给孩子吃。

农村里的孩子放学后,喜欢去小卖部买各种价格低廉五颜六色的小零食。油炸团子、玻璃纸包装的糖果、小袋装方便面……这些东西,老车不允许小鹏和小贺吃这些东西。

“万一再吃出什么毛病怎么办?”村民觉得他苛刻,可却从来不明白老车心里的苦。有了奶粉的前车之鉴,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浪了。

三鹿事件曝光后,像老车这样的家庭不计其数。他们一边对着信任的亲人悔不当初,一边又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轻易撕开伤口。很多家庭甚至不愿面对媒体,害怕等孩子长大后,会因为曾经是“大头娃娃”而影响到正常生活。

很多人举家搬离,远离所有知情者;有些人默默吞下所有苦果,对当年的遭遇闭口不提。可不管怎样,谈起田文华,受害者家属想法是同样的,希望她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为她的错误付出代价。

三鹿出事了,很多人都很困惑,口碑不错的田文华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错?

后记

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对此事件有过深度分析,大部分人觉得,三鹿决策层行动迟缓,失去了抢占市场的最好时机,后来为了追赶竞争对手不得不盲目扩张。

可想而知,高速扩张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争夺奶源这一块,三鹿并不占据优势,因此在质量的把控环节出现了重大失误。

说起田文华,他们都认为她虽然人不错,可在集团做大做强后,还是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她用人出现了问题。”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曾对记者说。这或许也是事件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三鹿集团的丑闻和田文华的失误带来了一连串不良反应,不仅重挫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也给中国奶制品行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很多国家宣布禁止我国奶制品出口,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我国政府对此问题展开全面调查,并且希望我们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实施监管。

造成如此恶劣影响后,三鹿集团宣布破产,田董事长被判无期徒刑。可随着三次减刑后,她只需要再在监狱待上两年多,就可以重获自由。这个消息曝光后,很多人通过各大渠道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有专业人士指出,奶粉事件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和严重后果,与田董事长有直接关系,从接到第一封投诉开始到酿成大祸,她有接近十个月的时间站出来说出一切,可她选择了沉默。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曾经带领公司迈向辉煌,也把员工当成了兄弟姐妹悉心照顾,更是为社会进步贡献过不少力量。可是,他们若丢掉了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对社会的责任感,不管身价有多高,坐拥的企业有多大,都必将遭人唾弃。

假如身份可以互换,亲身感受过怀中幼儿因服用奶粉后永远告别正常人生活,全家被打入绝望深渊的痛苦后,恐怕没有人能轻易说出“原谅”二字。

参考资料:

《北方周末报》:田文华的戏剧人生

参考网:三鹿:成也田文华败也田文华;

参考网:三鹿奶粉案:引发乳业食品安全危机

法制教育网:田文华减刑事件:重点人物减刑应接受**监督

虎嗅APP:“三聚氰胺”十周年:首患儿后遗症仍在,维权无门

华西都市报:关注田文华“减刑”不止关乎司法正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