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为啥评上985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方向和数字经济的前瞻领域,虚拟现实正日益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被公认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图源:求学杂志
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的大力支撑。在大连理工大学目前开设的招生专业中,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与虚拟现实产业密切相关,专业培养的高质量人才可为行业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大类招生,前两年按大类培养,后两年按专业培养。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工程领域复杂科学与技术问题,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管理人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学院目前提供“2+2”及“4+0”两种培养模式——
在“4+0”模式下,学生在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四年学业,期间1/2以上核心专业课由立命馆大学教师教授,大一学生100%赴国外大学开展短期交流。毕业后可获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证、学位证(无中外合作办学字样)及相关学习证明。
在“2+2”模式下,学生在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前两年的课程,经本人申请且考核合格后,赴日本立命馆大学完成后两年学业,可获立命馆大学毕业证、学位证(双证合一),赴日期间保留大连理工大学学籍,可获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证、学位证。
近年来,专业人才培养取得突出成效,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良好。2021届毕业生王秋阳获得多项奖学金,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入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税务局;2022届毕业生张祎坤发动同学创业,分别与广告公司、医疗机构及教育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创造收益数万元,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23届毕业生俞熠瑶获国家级奖项十余项,发表论文两篇,保研至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他们在梦想之路铿锵前行的步伐正印证着专业的育人实力。
视觉传达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以视觉图形语言及图形信息训练为主线,致力于培养具有对平面印刷媒体及数字媒体中视觉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与创新的设计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依托的建筑与艺术学院近年来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学院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2项,实现历史性跨越;获批其他省级课程、教改项目等共计二十余项等,这一项项的成就都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输入了更强劲的动力。
2018级毕业生杨晨曦获得多个世界知名大学offer,最终前往法国高等设计学院平面设计深造;2017级毕业生李鑫在当年大四秋招季收获了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红旗)的offer……在专业培养体系的推动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子逐光而行,带着满腔热血奔向四方。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中提及:“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
当前,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急需虚拟现实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然而,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报告显示,到2030年,我国对VR/AR人才的岗位需求将达到682.26万。面向巨大的人才缺口,各大科技公司为了招揽VR人才,都给出了丰厚的薪水报酬,薪资待遇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部分岗位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元。
除企业高薪揽才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行动计划》中也提出保障措施,“强化人才支撑。支持高等院校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培育复合型人才。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造就高水平领军人才队伍。”可见,虚拟现实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并在VR开发、游戏开发、三维建模、场景设计、特效设计、文化传媒、交互设计、虚拟仿真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就业前景。
虚拟现实的世界是科技所造就的一方天地,同时也是新兴艺术发展的一片土壤。2023年,欢迎广大学子报考大连理工大学,涌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探索虚拟现实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搜索号: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注:本文素材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网/官微、中国政府网、求学杂志、江西发布、大工软国、大工招生、DUT筑梦艺声、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