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考研十大黑校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国农业大学共有22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线上线下一流课程3门、线上一流课程9门、线下一流课程7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2门。至此,中国农业大学共有4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真正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落细见成效的标杆举措,也是全力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不断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力求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学校现已建成23门国家精品课程、4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和21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完善、优化,线上课程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成为课堂面授的延伸。一直以来,中国农大不仅倾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还致力于将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共享。
近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部行计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中国农业大学依托智慧树在线平台,面向河南、四川、塔里木等多地区兄弟院校开展“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教学活动。
思政课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崇高职责使命。中国农业大学大力推进思政课建设。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大思政课”建设,聚焦打造学校思政金课“形势与政策”,推出“新农·兴农”说品牌,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实践课程,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通过报告讲座、对谈研讨、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农大学子坚定“四个自信”,担当强农兴农使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国农大共建有混合课程、全英文课程、案例课程、课程思政、前沿交叉课程等特色课程共511门。
如今,“金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只有高质量的、能够担负培养高质量人才责任的课程才能被叫做“金课”。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持续加强优质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3,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在这里收获学识,成就未来!
欢迎关注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搜索号!
部分素材来源:CAU学工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中国农大动科学院微信公众号、中国农业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