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航空 中国联合航空网上值机

时间:2023-06-20 11:4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928 评论:0

后数字化时代,从金融潮到产能潮。

冯振宇。

请您阅读完Gartner发布的最新报告,《后数字化时代:从金融潮到产能潮》,请您分享一下阅读完这份报告以后的体会和感受。我是来自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的冯振宇。这个报告我看完以后,很难去用一两句话去表达它。

从这份报告上我认为写的非常的务实,里边引用的数据,包括报告的整个运用的模型,我认为非常切合现在的感受。说数字化转型到今天,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其实数字化转型给我们带来海啸的感觉,其实已经远远超越最开始的电子化、信息化给带来的海啸这种感觉。如果要拿几级来去衡量,我觉得这一次几乎接近于无限,它完全是一种颠覆性的。

在这个报告里,其实写的也非常的详实。通过这个报告看到我们这几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数字化转型的脚步在中国并没有落下。而且在2022年报告里指出,在2022年达到一个顶峰。对于我个人来讲,我们也是很早就开始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我也是在公司担任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负责人,从引人数字化转型、调研数字化转型,最后去落地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来看我们与报告写的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认为这个报告写的,对于我来讲是非常有价值的。

数字化转型专注的四大关键业务领域:敏捷开发模式、Al、云计算技术和数字商业模式。对于这四个关键业务领域您持有怎样的观点和看法?

首先说敏捷开发。敏捷开发其实是我们原来的想法。我是程序员出身,我们最开始的想法叫低代码开发,就是把一些重复的代码简化掉。什么叫码农?码农就是在程序开发领域上一直在重复的耕耘。像这种大量的重复性工作、简单的低价值的工作,我们一直希望能去替代它。

随着数字化转型、人工AI慢慢提出来的。在这个领域,我从报告里来看,再结合我现在实际工作的想法。我认为敏捷开发是我们未来大势所趋,也是未来像我们非以IT为主流的企业。我认为它是会逐渐的渗透到像我们这样企业的,会逐步的去替代一些重复低价值劳动的程序代码,完全是由敏捷开发去替代。而且我们现在也有想法,就是利用一些国内低代码的敏捷开发的工具推向给所有的员工,让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在比较简单,不用投入很多学识就可以学会的一个框架内自己来搭建自己想要的程序。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关于云计算从这个报告里我看到,他提到我们一直想说但不敢说的话是云计算真的贵。因为我们最开始都是私有化部署,后来慢慢的开始走虚拟化,现在叫私有云。慢慢的又开始玩公有云。所以在这报告里我也看到,他指出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混合云的方向,就是公有云、私有云大家在一起,通过混合云的形式来输出。

为什么说看到那个报告写的非常的详实?这个就是与我们现在现实当中的部署是非常吻合的。航空业在疫情期间我认为应该是像核武这样的打击,整个全球的航空业非常萧条,在这一次疫情期间遭受的损失也非常非常的大。航空业即便是受到如此大的这种资金压力、经营压力,但是在IT上的在安全上的投入每个航司都不会少。

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信息安全企业的根本,我们很难去避掉它不谈它,通过混合云去来降低所谓的成本。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讲无论有没有疫情我们都是要这么做。但是通过这种混合云的方式来直接降低成本也是市场引导的是无奈之举,我们也没有办法。

但是从政策层面、市场层面和经济驱动层面上,我们认为无论是混合云还是低代码这种敏态的开发都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再往深了说这就说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数字化转型的根本就是要提高效率,通过提高效率来直接节约成本。每个企业当看到效益以后自然就会投入,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就是我们IT人最愿意看到的效果。

面对挑战变化您认为C10应该做出哪些准备和部署来更好的面对挑战?去年、前年是航空业CIO的寒冬。疫情压力大、经营压力大,包括安全风险压力也大。在这么大的压力面前,每个CIO他都要想办法,第一要去迎合市场配合公司的这些行动。第二在整个IT规划建设上包括数字化转型上,包括对各生产部门的角色支撑上,每个CIO还要去拿出百分之百的能力去配合大家去完成这些事情。

前两年的CIO是真的难,我觉得我作为一个CIO来讲,我现在更看重的是如何帮助企业能够快速的从当时的经营困难来应对现在这种爆发式的经济增长。这次从2023年的春运到五一,两个长假在民航业来说不是两个高峰而是持续高峰。通过我看到的数据来看基本上现在航司的这种平均上座率都要达到75%,甚至很多公司都达到85%的上座率。这个上座率在19年、18年都是很难想象的。

这种爆发式的增长CIO如何去面对它,这个是我们现在应该要解决的难题。在前两年我们为了应对疫情,为了缓解公司的经营压力,我们逐步的减少云上的投资、计算资源的投资,程序上面的这种优化的投资,我们给他缩小到一个安全上的投资不能减,经营上的投资不能小,我们也得做。那一直到现在这种爆发式增长,那压力我们就大了。

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我们就想起数字化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因为之前的规划在疫情期间逐步的在推行数字化转型,我们把烟囱式的系统慢慢的全都给它打平打通,直接就提高了。我们认为是传递效率,把那些很少用的,很少访问的系统直接优化掉,直接并到一个大系统里来。然后来做这种大数据平台,也是减少了对设备基本资源的存储资源的投入,提高了我们对数据的使用的效率,也是为公司来节省一部分费用。

而且面对这种爆发式增长,对于我们的系统压力也是非常大。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在这种弹性的云资源和主机资源来慢慢的补充上,能够去应对这个压力。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在民航业应该讨论的问题。请您预测一下,未来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一定是一个融合的趋势。怎么叫融合的趋势?原来我们的发展都是单向的爆发。比如说最开始从实行电子化,这个我认为是单向的一种爆发。比如说之前要搞电子化到信息化,但是到了数字化以后我们看到是什么?是互联网的发展,是我们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发展,是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包括算法的发展,还有智能AI的发展,还有刚才说的大模型的发展,都是因为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

这么多发展我认为干到最后一定是融合,一定是平台,把刚才所说的一切都包容在一起,它也不叫互联网,也不叫AI,也不叫大数据,完全就是叫不上名的模型,这个一定是未来我们的发展趋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