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表现材料 个人现实表现100字
2021年10月,一场关系兰州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正在全面打响。而在大家都不太注意的伏龙坪半山腰上,在一间库房前,城关区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
1
疫情防控一线的物资“管家”
35岁的李林寅,是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综合体改办公室主任。疫情发生以来,他全面负责兰州市城关区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
本着储备充足、合理分配的原则,李林寅及时总结物资采购和分配办法,为城关区各个核酸检测点和集中隔离点先后配发医疗物资1000多万件,有力保障了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李林寅作为城关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攻坚克难,用心保障全区疫情防控物资的有序发放。“最多的一天,全区核酸检测点位超过了1000个。那一天,我们给点位的志愿者、干部、医护人员发出去的物资达到了300万件。从凌晨3点一直忙到了第二天凌晨。”回想起最忙碌的时候,李林寅告诉记者,那一天,他们物资储备组的20多个人,累到了极致。
搬物资、打电话,这是李林寅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常态,他总是穿着一件军大衣,在成堆的货品之间穿梭。这件军大衣还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爱心企业捐来的。因为物资库房设在伏龙坪的半山腰上,气温很低,而且为了保障物资不被感染,每次只能一人消毒后进入库房,将物资搬出库房。在配送过程中,为了保障配送人员和物资的安全,都是由物资组的人员将物资搬到指定位置,再通过电话或者微信告知对方物资种类和数量。
2
利用一切途径协调物资
“为了调运物资,我打了我所能联系到的所有电话,连一些好多年没联系过的朋友也打了个遍。”说得好听是物资储备组“管家”,可没人知道李林寅的压力,“前三四天是最难的阶段,虽然我们进行了测算,并且储备了物资,但是物资的消耗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一些小的、零碎的物资消耗多,而且我们是按照全区300个核酸检测点来储备的,结果当时点位增加到了1000多个。在第一轮全员核酸和第二轮全员核酸衔接的过程中,既要补足消耗的物资,又要及时补充,当时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才得以保证物资充足。”如今再回想起当时的工作状态,李林寅笑着说,那时候他的状态真就像是“求爷爷告奶奶”一般,谁有物资他就找谁,不论是官方的渠道,还是私人交情,为了能协调来物资,为了物资能在最短时间送到一线,他欠了一堆人情,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11月5日晚8时许,记者通过电话采访李林寅,时长仅有15分钟。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的电话显示已有7个未接来电。老实说,这次的采访并不顺利,因为他太忙了,每天光是接打电话就要400余个,即便是睡觉休息时间,也被不断打来的电话打断。
李林寅说,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超一个小时的“安稳”觉了,“昨晚比较好,我睡了4个小时,才被电话吵醒,这是最近睡得最久的一次,所以今天满血复活,状态特别好!”
对于市委组织部发出的通报,对包括他在内的表现突出的5名同志予以表扬,李林寅有些意外。他说是一位朋友给他发了个消息才知道的。第二天就有好些电话打来,这其中就包含了媒体采访的电话。李林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真的是有点忙,这么多电话其实有点干扰到我的工作了!”
当问及目前城关区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量如何时,李林寅说,他们是按照能够保证完成一次全员核酸且略有富裕的量来储备的,目前物资充足。作为疫情防控物资“管家”,这也是李林寅为兰州疫情防控提交的最好答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雨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