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雄师过大江 中国电影《渡江战役》

时间:2023-06-19 14:2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542 评论:0

【开国中将张国华44】

1949年4月,解放大军紧锣紧鼓准备渡江作战。由第二野战军3个兵团及中原军区一部组成的西突击集团,第三野战军4个兵团组成的中突击集团、东突击集团共100余万部队,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在西起九江东北之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蓄势待发,准备发起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实施有重点的多路突击。20日晚,中突击集团率先发起渡江作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月21日晨,第三野战军中突击集团首先在贵池至芜湖间撕开一道口子,将敌长江防线拦腰斩断。21日,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同时在三江营至张黄港、望江至枞阳沿江正面发起渡江作战。第二野战军35万余人在刘伯承和张际春、李达指挥下,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按照第4、第5、第3兵团顺序,由望江至枞阳镇段实施渡江。

是日,天气晴朗,江面风平浪静。

第3、第5兵团的主要突击地段,正面不到15公里就排列了各种火炮300余门。17时30分,炮弹如狂风暴雨般地撤向南岸,蒋军的江防阵地顿时一片火海,硝烟弥漫,火光熊熊,浓烟滚滚。

站在江边的张国华对着陈明义的耳朵大声喊道:“我们集中绝对优势炮火与兵力以达成局部的绝对优势,将对渡江威胁最大的敌炮兵阵地、碉堡,十之八九都摧毁了。你看,对岸的大炮都哑声敛气了。通知大部队做好渡江准备!”

“是!”

21日晚9时,第二野战军已渡过16个团,控制了宽200余里、纵深10至20里的登陆场。守防蒋军溃乱不堪,汤恩伯眼看自己的江防军将被解放军沿江分割,于4月22日下午下令总退却。23日,第二野战军主力全部渡江。经22、23日两日作战,占领了青阳、高坦、至德一线和马当要塞。

至此,第二野战军在渡江作战地段一举突破蒋氏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从战略上切断了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汤恩伯与华中白崇禧两大集团的联系。

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武汉东西两面的黄梅、浠水、汉川等地,有力地牵制了白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的翼侧安全。

第18军前线指挥所里,副军长昌炳桂宣读着急电:“兵团来电,汤恩伯之芜湖以西的部队已向浙赣路撤退,芜湖以东的部队向上海、杭州方向撤退,准备以两路撤回的部队组成新的防线,固守上海。”

地图前的张国华,手上的放大镜又套住了浙赣铁路和徽杭公路,他观看良久,背手围着指挥所的桌子转了一圈,突然止步,对谭冠三说:“原来的作战方向要改变。”

谭冠三、昌炳桂随张国华走近地图,张国华继续说:“三野已进入南京、芜湖,若按原定的作战方向,我们的主力将与三野部队交叉,若改变原定方向,二野直下浙赣线,不仅可以切断汤恩伯和白崇禧集团的联系,还可以截断蒋军南逃之路。”

说完,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指挥所的电台上了。

总前委调整进攻部署了。”陈明义扬了扬机要参谋刚收到的电报,说:“兵团转二野司令部两封特级电。”

“念!”张国华连忙命令道。

“本野战军具有截断浙赣线、杭徽线,歼击该两线之敌,准备而后进击杭州之目的。”

“命令3兵团向徽州前进,第11军负责歼灭安庆南逃的蒋军第174师。5兵团向衢州前进。取消4兵团卫戍南京的任务,改沿5兵团右侧直插浙赣线上饶地区,协同第3、第5兵团追歼逃敌,控制浙赣线,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全力迂回汤恩伯集团的侧背,配合三野扩大京杭战役规模,顺利解放远东最大的城市上海。”

陈明义一口气念完两封电报,向张国华投去钦佩的目光。

第二野战军各部队接到命令后,在200公里宽的正面地带,如同横扫落叶的狂飙,向着皖南、赣东、浙西席卷而去。

长江以南通往浙赣铁路方向的所有道路,展开了举世罕见、规模空前的脚力大赛。这正是张国华之所长。前面是蒋军的大溃逃,后面是解放军的大追击。千里奔袭,黄尘漫卷,沿途到处是蒋军遗弃的汽车、马尸、伤员、头盔、带血的绷带……路边的小镇村庄,空空如也,一片洗劫后的凄凉。

张国华、谭冠三率领第18军沿着南国山区小径,披星戴月地向浙赣边挺进,在皖南游击队的策应下,经屯溪、婺源、乐平等地,5月翻越大红岭,进至皖浙边界的祁门、休宁以南。

(未完待续)

【注:《井冈山上走出的“井冈山”——张国华传》作者尚有少量存书。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联系。参加对印反击战或者18军的老战士,作者敬赠此书,赠完为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