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沪上学人
如何全面系统地概括“马克思主义基础”的主要内容,如何深刻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内在逻辑,科学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体系,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需努力研究的问题。
原文 :学深悟透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
作者 |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夏 巍
图片 | 网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新时代的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其理论内核和根本原则,这即是其马克思主义基础部分。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集中阐述和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基础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如何的。因此,如何全面系统地概括“马克思主义基础”的主要内容,如何深刻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内在逻辑,科学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体系,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需努力研究的问题。
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体系的生成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的生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六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一是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到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看家本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础的初步创立阶段。
二是从2013年9月到党的十九大,我们党这一时期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的成熟确立的阶段。
三是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理论主题、历史意义等内容,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的高度概括,这一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完成了系统化和体系化。
四是从2018年6月到2021年10月,这一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实现了新的创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等重要论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五是2021年11月以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历史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宣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以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决心。
六是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问题,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体系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构成这一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础部分,同样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的向度来分析,其马克思主义基础体系分别由以下具体论题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题:社会实践论和知行合一、人和自然有机统一论与生态文明、人民主体论和人民至上、历史规律观和三大规律、社会结构论和五位一体、社会矛盾论和新时代基本矛盾、改革动力论和全面深化改革、生产力观和保护生产力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具体论题:经济结构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再生产原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灭私有制与共同富裕、世界市场理论与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等。
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论题: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党的全面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世界历史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发展道路论与中国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与新时代等。
这些论题彼此之间是紧密连结、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很多重要观点或论述都可从这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分别研究,三大有机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交融。因此,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领会为一个各部分相辅相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它。
科学构建新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视为丰富又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展深度学术化、学理化和专业化的研究,这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深刻阐释和科学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体系亦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将极大地增强人们贯彻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是有利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这将帮助人们深入领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大势,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始终掌握新时代坚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三是有利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将帮助全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从而增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性自觉性,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担负起党的建设和人民富裕的重要职责,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本文系上海市社科规划“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023VZH003)的研究成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54期第3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宋献琪
拓展阅读
沪上学人 | 中华文明新形态中的军事斗争
沪上学人 | 培养战略人文学者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