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教学网 中学生无忧无虑语文网
做教学领路人,做学生引路人
——陈益林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蒋媛媛成长案例
案例背景
作为教学者,我们的教学眼光要具有前瞻性,始终走在教学战线的前沿;作为育人者,我们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领者。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梳理13年从教历程,前期主要以自我学习为主,后期以合作学习为主。
大学毕业后,我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做高中语文老师,一教就是13年。这13年中,埋头教学工作,外出学习机会比较少。为了适应高中语文教学实际需要,我从教材和高考真题还有《语文教学》等期刊入手,开启了漫长的学习之旅。从教材注释、背诵篇目、教参、教辅入手,一个注释一个注释记忆,一篇一篇课文背诵。从高考考点和历年真题,一个考点一个考点建构知识,一点一点摸索,攻克一个又一个专题。正是这样持久的努力,我逐渐建构了高中语文学科的系统知识,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后来,借助互联网,依托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高考资源网等,撰写专题复习资料,逐渐丰富了教学资源,开拓了语文教学的视野。
这期间2017年第16届杭州市教坛新秀, 2017年首届杭州市新锐教师, 2016年度所带311班获杭州市先进班集体, 2017年度萧山区教育工会普高片“最美妈妈”称号, 2016年校级先进工作者; 2017年校级先进工作, 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级优秀班主,2017学年第二学期校级优秀班主,2016年校级教科研先进教师。
尽管如此,我总感觉势单力薄,团队协作方面力量不够。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浙江教育云平台招募学科带头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下载申请表格,认真填写,加盖学校公章,提交资料。最终竟然顺利成为陈益林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更没想到在陈特的指导下,我的专业素养能够突破瓶颈,快速提升。
案例过程
一、制定学带三年规划
2017年7月,我正式加入浙江省陈益林网络名师工作室。欣喜之余,我反思自身,列出五条:一、申报一个研究课题,发表一篇研究论文。二、原创命题能有新突破。三、学习使用各类教学软件,开发一个系列微课。四、开展一次送课和教研活动。五、能为工作室出一份力。
三年规划是制定好了,但是如何落实却心里没底。在陈特指导和培养下,在工作室成员的影响和协助下,一年时间,大部分规划都得以落实。
二、论文和文章发表
2017年11月《窥一斑而知全豹》获萧山区专题论文二等奖
2017年11月《民间文学鉴赏》获萧山区精品选修课程
2018年2月《统帅三军,决胜千里》在2018年2月《语文报》教师版363期、364期发表
2018年12月《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错位叙述点亮课堂》评为萧山区2018年度中学语文专业论文评比三等奖
2019年1月《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错位叙述点亮课堂》发表在《速读》2019年1月刊发表
三、课题申报
2018年陈特主持的省级课题《“诗教”缺失成因及匡救策略研究》申报成功,我是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是:小切口微专题,显诗歌之大美。在陈特的指导下,论文修改完成,现在这个课题已结题。
四、参编书籍
2018年8月参与编写《高中生论述文写作十大核心能力》,在陈特的指导下完成了“立意力:统帅三军,决胜千里”的编写。
五、开发微课程
2018年1月参与开发《论述文写作十大核心能力之立意力》微课程,被录用为2017年度省级微课。
2019年1月参与开发《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实施指导》微课程,被录用为2018年度省级精品微课程。
六、讲授省级送教示范课
2018年4月,在浙师尖峰教育论坛语文专场中,参与现场授课《丹柯》,反响良好。2019年7月6日在“苍南2019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理与路”中,展示了《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策略指导》的公开课,效果显著。
七、发起网络教研和话题研讨活动
工作室的“话题研讨”栏目比较热闹,围绕教育领域,在关键节点,经常有热点问题,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非常热烈。我在此栏目发起多次话题研讨,其他成员发起的话题研讨,我几乎都会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讨论。在工作室网络教研活动开展中,陈特不仅自己积极参与,积极发言,还发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八、成果展示
2017年11月《窥一斑而知全豹》获萧山区专题论文二等奖。
2017年11月《民间文学鉴赏》获萧山区精品选修课程。
2018年1月参与开发《论述文写作十大核心能力之立意力》微课程,被录用为2017年度省级微课程。
2018年2月《统帅三军,决胜千里》在2018年2月《语文报》教师版363期、364期发表。
2018年8月参与编写《高中生论述文写作十大核心能力》,在陈特的指导下完成了“立意力:统帅三军,决胜千里”的编写。
2018年12月《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错位叙述点亮课堂》评为萧山区2018年度中学语文专业论文评比三等奖。
2018年12月参研陈特主持的省级课题《“诗教”缺失成因及匡救策略研究》,现已顺利结题。
2018年12月获萧山区优质课二等奖。
2019年1月《让<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错位叙述点亮课堂》发表在《速读》2019年1月刊发表。
2019年1月参与开发《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实施指导》微课程,被录用为2018年度省级精品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