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是什么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又字天祥;吉州庐陵人,宋朝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是南宋最后一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
文天祥忠国爱民,为人正直,能力突出;但由于奸臣当道,一直郁郁不得志,仕途几起几落。虽奋力挽救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无奈南宋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改变灭亡的命运。
文天祥
文天祥与主战派陆秀夫、张世杰三人分别组织靖王之师,去抵抗蒙古的虎狼之师。明知失败而为之,文天祥泰然答道:国家养士三百年,如今社稷危亡之际,却无一兵一卒愿意挺身而出,实在令人心痛,我当然知道事不可为,只是希望我的以身殉国,能令天下忠臣义士闻风而起。
文天祥随行的母亲和长子因染上瘟疫,病死于军中,妻子儿女均在兵败后被元军所掳,文家上下十一口,只剩其孤身一人,但文天祥报国的决心却并未因此而有丝毫动摇。兵败后文天祥随即吞服毒药准备以身殉国,谁知药力失效,只是头昏目眩,腹泻不止,最后被俘。虽是已成阶下之囚,但文天祥面对张弘范的威逼利诱,只是朗声答道:“一死之外,别无他求!”
文天祥被俘
公元1279年,蒙宋在崖山展开最后的决战,张弘范囚禁文天祥于船舱之中,准备将其押解至崖山,逼迫其写信招降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誓死不从,押解船队行至珠江口外零丁洋,文天祥感慨国破家亡而身陷囹圄,同时更为了以诗明志,表达自己杀身成仁的决心,在热血奔涌,百感交集之下,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随后又被押解北上,关押于元大都(今北京)。蒙古人一直希望文天祥能投降,因为他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南宋遗臣或者故国宰相,而全国是反抗外敌入侵的一面旗帜,是无数汉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杀掉文天祥,当然容易;但这样一个有精神象征的人如果能屈服,将是元朝巨大的胜利。期间,元世祖忽必烈曾多次亲自劝降,并许诺以丞相之职,随后是降元的留梦炎、甚至连被俘的宋恭帝亦亲自出马,包括其被俘后在元军中充当奴婢的女儿出面,文天祥都始终不为所动。文天祥并非无情之人,只是他知道,比君王更大的,还有社稷;比儿女私情更重的,还有忠烈节义。
千古名篇
公元1283年1月9日,天地呜咽,山河痛哭,47岁的文天祥于元大都慷慨赴死,用生命成全了自己的家国大义,他的衣服中留有一片赞文: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习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文天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自强不息、忠孝节义;孟夫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概就是提前为文天祥写好的吧!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宁死不屈的凛然大义,感召着后世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也成了千古绝唱。
通圣言而遍寰宇,导世界以趋大同。我是@草原风大,国学弘扬者,请关注我的搜索号,分享国学经典和智慧,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