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观察室 军情观察室2023.517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22年8月,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酒泉中心发射了一枚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典型的字少事大,引起众多航天迷们的遐想,但是在我们对岸的美国却详细公布了我国发射的这颗卫星,甚至将其轨道、航行时间等都进行了公布,美国为什么能够有如此详细的数据,这还要从其强大的太空间监视系统说起。
美国的太空监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显著提高了人类进入空间、和平利用空间的能力,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如天气预报、自然灾害探测、空间科学试验等;同时,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为发达国家提升空间态势感知能力、获得攻击他国卫星能力、提高本国卫星防御能力提供了技术手段。
空间正在成为各军事强国激烈争夺的新制高点,控制空间已经成为主要国家追求的目标,空间战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空间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太空(空间)态势感知是对太空环境和对进人太空、在太空及飞越太空的各种人造物体(包括弹道导弹运载火箭、载人或不载人航天器及其产生的碎片)进行跟踪、监视、识别和编目,并适时更新其轨道特性和物理特性的活动。
太空态势感知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在战争时期是实施太空攻防对抗的基础;在和平时期,太空态势感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可以及时更新卫星数据库,避免在轨碰撞,防止太空碎片撞击飞船、航科学技术与空间安全天飞机、空间站和卫星,根据获得的数据可以分析卫星何时经过什么位置,也可以检测和预判太阳系中的风暴活动,也可以提前推测行星与地球撞击的概率及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目前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太空态势感知系统及其先进技术与能力,而美国的太空态势感知系统及其技术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美国现有的太空监视系统主要包括31部雷达(包括机械跟踪雷达、相控阵雷达、连续波雷达)和光学探测器,部署在全球16个地点,另外还包括通信网络和用于数据处理的主份和备份2个操作中心。
据估计,地球轨道上的人造物体约有3500万个,而美国目前的空间监视系统能监视其中直径大于30cm的目标。
太空监视的反制手段
1、反卫星武器
反卫星武器是控制太空监视的有效手段。这个技术自美国苏联太空竞赛开始,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相关的反卫星武器的技术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反卫武器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核爆拦截是最有效的反卫作战技术手段.因此美国重点是发展地基直接上升式核反卫星武器。
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直接碰撞拦截技术的发展为反卫作战提供了可选的新型技术手段,美国转而重点发展空中发射的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
80年代末至今,由于机载反卫武器的弱点(如载荷受限于飞机运载能力),以及激光等动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地基激光反-D-星武器和地基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KEASAT)成为美国重点发展对象。
另外,美国也在大力探索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反卫武器等比强激光武器更新的定向能武器,并已在新墨西哥州的飞利普实验室建设了高能研究技术设备,以研究和发展新型定向能武器技术。
2、提升卫星防御能力
最先的卫星(包括军用卫星)几乎都是不考虑其防御作战能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提升卫星的防御能力成为可能;同时,空间安全形势的逐步恶化,也使提升卫星的防御能力逐步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因此,各国都开始越来越关注卫星防御技术手段的发展。
美国卫星数量最多,是最依赖卫星的国家,同时也是最重视卫星防御技术发展的国家。目前美国还没有有效手段末保护卫星不受敌人反卫武器的袭击,但正在积极发展并已开始逐步应用各种技术手段,以提高航天器的生存能力,在2015年前形成对航天器的较强防护能力。
美国研制的抗辐射加固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敌方的定向武器进攻,也可以排除敌方发出的干扰信号;还有激光致盲防护技术,可以规避侦查卫星被激光致盲攻击,破坏其光学精密传感器装置;还有轨道机动技术,可以有效避开对方的攻击及宇宙中碎片的撞击;不再使用大卫星,取而代之使用小卫星甚至是微小卫星,这样即使被攻击,也可以快速发射新的小卫星继续开展工作;伪装与隐身技术,利用现代隐身技术,避开敌方空间监视网的监测;在大型、重要的航天器附近设置微小型“杀手卫星”,对付敌方反卫星武器的攻击。
3、我国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世界安全局势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发展,我国仍将在和平环境中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直接的空间威胁,而是来自美国及其周边盟友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的空间威慑。
所谓空间威慑是指上述国家和台湾地区已经或即将拥有的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卫星侦察监视、导航、通信和导弹预警能力,尤其是高分辨率侦察监视卫星对我国军事力量部署、集结或调动情况比较了解,对敏感地区的地理和地形的基础信息早有准备。这些基础信息与卫星通信和导航相互融合,对巡航导弹、空射导弹和航弹等武器系统是一种力量倍增器。
4、应对形势发展、加强我国空间力量建设
空间力量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家战略目标,所拥有的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的力量发展空间力量将对国家安全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控制太空,夺取太空优势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强国追求的长远战略目标。
面对国际安全环境和空间战略环境的严峻挑战,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大力加强我国空间力量建设,维护空间安全。
(一)认真分析现实与目标,推进空间技术发展
空间技术是人类进入空间,探索开发利用空间的一门综合技术。空间力量建设是以空间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必须结合我国现实经济发展速度与空间力量建设目标,稳步推进空间技术发展。作为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统筹考虑需求与可能,科学制定建设目标
首先必须坚持需求牵引,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力争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建成一支以军事应用卫星体系为骨干,以必要的空间对抗于段为补充,地面支援、保障系统配套完善的空间力量;其次必须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承受性,切不可片面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和数量上的优势,不能将摊子铺得过大、指标定得过高。
(三)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确保最好的建设效益
空间力量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合成程度高、持续时间长、整体性极强的庞大系统工程。为确保建设效益,首先必须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以避免“自成体系、条块分割”所必然带来的重复建设、难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问题;其次必须加强总体设计,特别是加强需求的综合分析与提炼,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并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空间力量建设。
(四)不断创新军事航天理论,为空间力量建设提供指导和动力
先进的军事航天理论,是空间力量建设和作战运用的灵魂和先导。首先要重点研究空间作战的特点、规律及形态,空间作战的指导思想、组织形式、基本样式,以及空间战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互关系等,不断加深对空间战本身的理解和研究;其次要定性定量相结合,广泛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手段,为空间力量的发展、论证、评估提供可信的支撑手段。
(五)面对空间安全挑战,适时组建航天部队
面对严峻挑战,为满足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建议以我现有航天试验部队为基础,适时整合全军与航天任务有关的部队,及时组建我国自己的“天军”。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