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全国最好的3+2职业学校

时间:2023-06-17 01:5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200 评论:0

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年的学习经历,要说印象最深或者感触最多的,应该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一次课程实践。

课程开课后,老师便组织开展了“影像里的思政课”微电影创作这一课程实践活动。虽然也看过很多影视作品,但作为非专业学生,哪怕就是短短十分钟左右的微电影创作比赛,对于我们而言都显得那么的陌生和充满了无尽的挑战。于是,我与同班其他一样刚入校不久的同学组成了创作团队。一边学习努力地学习课程理论,一边围绕自身的成长实践去挖掘、去创作。经过多日的努力和付出,一部微电影剧本按期参赛送审。当然,令我们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作品获得了赛事的最高奖项。并在思政课老师和校外专家的指导之下,完成了作品的最终修改,并5月中旬正式开机拍摄。而作为剧本的创作团队,我们也因此参加了微电影的拍摄,或参与演出,或参与摄录。

图为学生参加课程实践活动纪实(图片来源:黄辰仪)

从作品的创编到最后为期三天的拍摄,真切地让所有参与的同学感到来之不易。72小时的拍摄、录音、场记……所有的工作岗位,都是我们从没有接触过的,而像挑竿录音、聚光灯、打光板这种专业设备,别说使用,有些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所有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幸好有老师们的支持和指导,最终完成了微电影的创作。

一路走来,跨专业的课程实践内容,让每一位参与同学们都让我们有颇多收获和感悟,每个人都很珍惜老师们给予的这个宝贵的实践机会。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拼尽全力之后,我们反而更珍惜过程中的每一个点滴瞬间。

希望在不久的明天,最终呈现的微电影能够触达观众的内心,能得到各位评审专家的肯定,因为这部作品凝结着团队所有成员近一年的心血。当然,我们也坚信“凡有春种,必有秋收”!

作者: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姚静怡、余小薇

指导教师:陈毅、张义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