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是哪个朝代的 施耐庵是哪个城市人

时间:2023-06-13 23:5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418 评论:0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现在绝大多数通行版本上,其作者都标为“施耐庵”。那么施耐庵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因为外界的什么引线而创作出了名著《水浒传》?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提出了质疑,可以说,围绕在《水浒传》身边的有太多的谜团需要解开。

现就把这些谜团一一剖出,饕餮读者。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据说他从小博览群书,才华横溢,颇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可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之类的玩艺儿,此时民间最为盛行的就是“说书”,施耐庵从小就爱围绕着那些说书人转,听了许多优秀而精彩的历史故事,及民间传说。在那些充斥了民间英雄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故事中,小小的施耐庵知道了官逼民反是社会通病。此时,他萌生了第一个政治目标,那就是要走“科举”之路,当一个百姓心中的好官,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的志向是远大的,读书也读得不错,但是科举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直到29岁才考中举人,6年后,也即35岁时,他终于考中进士。考中进士后的他以为此后仕途会一帆风顺,但实则他只被元朝任命他到钱塘县作一个小官。当他真的当上官之后,他才知道官场的腐败与黑暗,那可不是没进入之前可以想象出来的。这可不是他想救就能救得起来的,于是,他很快就失去了当官的兴趣,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就走“独善其身”吧,于是,他只在任上呆了两年就找了个借口辞官不做了。回到家乡,无事可做的施耐庵无意中翻出了儿时收集记录的故事题材,此时又使他重新燃起了对这些青少年时期记录编写的莫大兴趣,于是他就一头钻进了自己构思的水浒的世界里,正式开始了《水浒传》的创作。

就在施耐庵在家闭门著《水浒》时,元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张士诚听人说施耐庵很有才干,于是起了爱才之心,想学刘备三顾茅庐,请施耐庵出山。但此时已经历过官场黑暗生活的施耐庵早对做官管人这一套失去了兴趣,他以母亲年老无人照顾为由婉拒了张士诚。施耐庵和朱元璋手的谋士刘伯温曾在一起读过书,是同窗好友,刘伯温也向朱元璋推荐了施耐庵,说他的聪明才智远胜过自己。朱元璋听后大吃一惊,在他眼里,刘伯温已是诸葛再生的人了,这世上……,于是他马上叫刘伯温拿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去请施耐庵来营议事。但是施耐庵早先就推知了此事,所以早早就出门躲避去了。刘伯温白跑了几趟,后来知道施耐庵无意于此,也只好无奈地取消这个念头。从此施耐庵就更加清静地在家一心著书了。就这样,施耐庵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心无旁骛的完成了这部古典名著。事情到此仿佛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水浒传》也可说成是施耐庵的作品了。但是后代人对这部名著仍有很多疑问。现在通行的《水浒传》版本的作者有三种写法,有的只写施耐庵,有的写着施耐庵与罗贯中合著,有的书干脆空着著作者一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其中到底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最早提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的是明代的胡应麟,许多人后来就采取了这种说法。现在多数版本上也多署着施耐庵的名字。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共同写成的,罗贯中是谁呢?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也有人干脆说《水浒传》的作者就是罗贯中,因为罗贯中写的另一部小说中有二十一篇赞词,而《水浒传》中就引用了其中的十五篇。人们以此作证,认为两书的作者应是同一个人。如果是施耐庵引用罗贯中的,那就说明这个老师当得也太差劲了些,竟然盗用了学生的文章。

除了施耐庵与罗贯中的争议之外,还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根本不是元末明初的作品,而应是明代中叶的,是明代的官员郭勋组织门人编写的。他们坚持的理由是,书中的许多地名是明代才有的,元末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或写出来,这说明作者只能是明代改地名之后的某个文人,他既不是施耐庵,也不会是罗贯中,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明初。至于使用“施耐庵”这个名字,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后人的杜撰,不可能是真名。而罗贯中也是无辜被硬拉进来的人。当时明朝特务机构特别发达,“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横行天下。像《水浒传》这样带着明显起兵造反的书,作者谁还有胆标上自己的名字?但是说归说,这种推测也缺乏相关材料的佐证,学术界仍有很大的争论。

至于《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谁?这至今仍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出书时也不能把著作者一栏空着,于是也就用着人们熟悉的名字放在哪儿。

但无论从哪儿说起,施不当官而转而写小说,并成为一个著名的小说家,这却是肯定的事实。

文/易界神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