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区地图 唐山市区行政划分图

时间:2023-05-26 10:5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28 评论:0

如果我问您,解放前老唐山比较长的市区街道在哪一带?您说的出来吗?告诉您其实1950年代之前,唐山比较长的街道,大都分布在京山铁路以南,比如复兴路和解放路。

京山铁路以南有三条繁荣的街道,解放路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新立街部分,就是解放路位于宋谢庄大街以北的部分,其繁荣程度决不亚于小山。宋谢庄大街在1920年代相当于唐山的南边界,安装有南栅栏门,即相当于南城门。1930年代后期,这条街继续迅速向南延长,称为南市大街,一直延长到刘屯村。日本投降后,整条街由南到北一并改称为中正路。唐山解放后,又一并改称为解放路。今天的手绘老唐山地图,重点说说解放路宋谢庄大街以南的部分,即南市大街一带。

我们把这部分地图单独绘出来:

别急,这张全图肯定会字小些。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分成多个区域,然后放大再看,先从北边入手:

我们首先看到,宋谢庄大街在不同路段,分别叫王谢庄大街(铁路以西)、郭谢庄大街、陆家街、宋谢庄大街等,新立街与宋谢庄大街交口处,路北侧是老商号新新麻糖:

路南侧解放后是解放路第二百货商场,简称解二:

开滦早期在此处也曾挖有一条排水沟,所以就有了水沟一面街和沟南一面街,接着是杨柳一面街,这片区域街道胡同都是“井”字形,纵向也有多条街道。最西边的那一条叫陈谢庄南北街,这条街南部叫槐树街。

附近的胡同有三善里、居贤里、万顺里。南市大街,也就是解放南路,是主干道,有零零星星的商店,却不如新立街那么繁华。下面是东侧部分:

南市大街东侧是安祥胡同和如意胡同,南边是福星大街一带,注意与复兴路是音近字不同。南北的街道是斜阳大街,后来与北部的东新街一起统统改为和平路。横着的胡同,分别叫斜阳甲号、斜阳搜索、斜阳二条、斜阳三条。这里已经临近沟东大街(复兴路)了。下面我们继续沿着南市大街朝南走:

首先看到一条著名的街道:扇面街,因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邓培而闻名。我们放大看:

邓培工作的工人纠察队是在扇面街5号。扇面街长130米、宽3米,南北走向,土路,建于1925年前后。因街道呈弧形,故以扇面命名。该街南起王家巷,北至朝阳街。邓培同志早年是南厂技工,是在大革命时初期牺牲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的工作地点是个很好的房子,像四合院,坐北朝南很讲究,解放后改为街道办事处。

这里南部的胡同还有:同仁里、马家胡同、宝善里、益德里、三益里、还有石头房子一至四条。东侧有南厂北门和南厂俱乐部。这里有个易混淆的地名,即花园前街、后街。这个花园前、后街其实与东部的花园街(又分花园东街、西街)相距很远。但人们一般认为,东边的花园街和花园前后街其实都是南刘屯村的北边界。

再向南,穿过三星里,则是在开滦、南厂工作的印度人居住的印度坊,有着浓郁南亚印度风格,后来被俗称为印度房子,邓培故居也在此。东侧则是以国际扶轮组织命名的扶轮街一带,有唐山著名的扶轮小学。日伪时期的新民馆也在这一带:

扶轮街以东南市大街上,是日伪机关办公地。1937年通州事变后,日伪冀东道公署就搬到了这里,1938年,在此成立了唐山市。

解放后,这里成为共青团唐山市委办公地。紧邻其南部原是一大坑,使得斜阳大街,即后来的和平路不得不在此中断。

后来大坑被填平,解放后这里成为了新成立的唐山十中。所以,老十中的地盘,一直从解放路延伸到复兴路。

其实这里已经属于南刘屯。东南侧紧邻的是一片高高的土岗或丘陵,在南市大街南头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势差尤为明显,使得本来的平房院落,却要在东门口下十余个台阶。这里就是著名的刘屯大上岗。刘屯大上岗住的人家比较有钱,一部分是南厂的机械匠,还有一些是土财主、开窑开矿的小业主、资本家。南部缓一些的,叫做小上岗。小上岗基本都是农民、市民混住。大上岗南边是个大坑,成为附近居民垃圾倾倒场。有一条活水从坑边流过。大上岗东侧,是有名的尼姑庵,名叫黄花庵。1950年代,这里还有两名年龄稍长的尼姑,年纪大的叫做云龙,满脸皱纹却非常慈祥。按出家人习俗,小朋友们尊称她为大爷而不能叫大妈。老尼姑死后,年纪稍小的尼姑进了纺织厂当了工人。尼姑庵改建成大庙小学,后来又改名刘屯小学。校门附近一个小熟食店,五分一个的兔头,成为那个时代的绝佳美味。

南刘屯原名刘家屯村。南刘屯始建于明代永乐二年,为巩固北部边防,首批村民由山东枣林庄移民至此,开荒屯垦,始建庄。因刘姓居多,依“土民编社、迁民编屯”例,故名刘家屯。唐山另一个明代原住民村是乔屯,大户也是刘姓。人们一般说乔屯的刘姓和刘屯的刘姓,都是唐山最早的原住民姓氏。

南刘屯的村庄很大,复兴路以东是刘屯东前街和东后街,这里大部分是刘屯的庄稼地。顺着解放路再往南走,不远就菜园子,菜园子再往南走,就是玉米地了。玉米地里有一个大白坟,非常非常醒目,人们可以远远看到类似伊斯兰式的穹顶,下面有小门,安装有栅栏并上锁。据说,大白坟是新立街“解一”对面金店(后改为新华书店)的老板夫人的墓。墓内有井,棺材悬在井上。大白坟周边有棵梨树,春天来时开满梨花。

到了1970年代,许多街道胡同已经改名,比如南市大街,改名解放路。斜阳大街改名和平路。中正里,改名忠心里。斜阳南街改名向阳南街,王谢庄大街、郭谢庄大街、陆家街、宋谢庄大街一并改名为永红路。下面是1970年代这里的地图(此图感谢刘树华老师提供原图,并感谢彭雪飞老师锐化清晰处理)。

(图文源自公众号“近儒山人的绘画世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