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形成的原因 月食形成动画演示
时间:2023-05-24 08:4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00
评论:0
首先我们都知道月球本身不发光的,当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会被照亮,背着太阳的半个球面太阳光就无法照到。我们看到的月亮发光,实际就是经月亮表面反射的太阳光。然而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在公转过程中,月球相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导致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时,月亮形态一个月内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
当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朝向地球,这个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称为新月,为农历初一。
新月时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
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朝向地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完整的月亮,就是满月,为农历十五。
满月时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
从农历初一到农历十五,月亮由新月逐渐转变为满月,下半月开始又从满月逐渐转变为新月,整个过程称之为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过程
那月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之间存在大约5度夹角,因此新月或满月时月地日之间往往并非是一条直线。当月球跟地球和太阳恰好位于同一直线时,就会产生月食。月食就是当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地球的影子所遮挡的现象。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月食可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及半影月食三种:
月全食:指的是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我们会看见一个暗红色的满月;
月偏食:指的是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
半影月食:指的是月球只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肉眼很难识别。
三种月食状态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