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狂少2之雄途 校园狂少2笔趣阁

时间:2023-05-18 11:1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78 评论:0

悲悯,是人的情感的一脉活水,有时漾开柔波,有时惊起阵痛;悲悯,是人心灵上的一场甘霖,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可以净化污浊的世风。爱心,是一片严冬里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股流在沙漠里的泉水,使口渴难忍的人感到生命的再生。

见过许多富有爱心的富翁,他们为了帮助人们力所能及,一掷千金,因此也给自己的慈善事业增添了光辉的一笔。但是当一个人并不富裕,他还会选择为慈善事业奋斗终生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泉州,就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已经年过八旬,没有雄途伟业,也不是富可敌国,却仅仅靠自己的努力为6190名贫困学子们牵线搭桥,争取到了1798万元的爱心助学款,共计帮助学生五千多人。他就是胡云豹——一位为慈善事业奋斗终生的“普通人”。

慈善播种于心间

1936年,胡云豹出生于菲律宾。童年时期,胡云豹并不是在国内长大的,他对童年的记忆,更多停留在菲律宾的穷困潦倒。当时的菲律宾由于局势原因,经济非常落后,许多孩子甚至无法填饱肚子,更遑论读书上学。坐在明亮的课堂里对于他们并不是必要的需求,甚至是天方夜谭。

好在胡云豹并没有在菲律宾停留多久,1940年,胡云豹跟随父母回国,来到安溪定居。胡云豹的父母文化水平程度非常高: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员,毕业于国内赫赫有名的名校厦门大学。母亲虽然没有接受过高水平的文化教育,但是是实打实的大家闺秀,通读文墨,诗词歌赋皆不在话下。夫妇两人自身富有文化修养,因此也非常注重胡云豹的教育,从心里打定主意要让胡云豹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当时胡云豹并不是家中独子,相反,家中兄弟姐妹非常多,因此父亲虽身为教员,但是每个月领到的工资微薄,无法养活一大家子人。母亲为了贴补家用,在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的同时,还要费心去为人缝补衣服,挣得一些少得可怜的零钱,对于这个嗷嗷待哺的家庭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即使家境拮据,父母也没有改变要让孩子们受到教育的想法。

只是当时胡云豹家中住在偏僻的上智村,而唯一的一所小学在十几里外的镇上,因此每天早上胡云豹都要早早起床赶往十几里外的学校上学。山路崎岖难行,遇见恶劣天气,还有可能遇见危险,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止胡云豹求学的决心,每天他坚持风雨无阻的徒步来到镇上读书,学习刻苦认真,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学习成绩。

在上学的日子里,课余课后的胡云豹还要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弟妹。真正闲下来的时间很少,当时村子里有许多和胡云豹一样大小的同龄人,他们对获取知识也非常渴望,但是贫困的家庭与封建的父母不允许他们去上学,因此他们面对能够坐在学堂里上学的胡云豹,总是非常羡慕。这让胡云豹感到心痛不已,他经常将自己的书本借给这些孩子看,为他们讲述自己学到的知识,这也注定了他的梦想——让“上学”不再是难事。

牵线搭桥助学子

师范毕业后,胡云豹来到了安溪大山中的双格小学,出任那里的校长。当时村民贫穷,再加上社会风气的耳濡目染,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认为“读书无用”。这让身为校长的胡云豹心急如焚,为了劝说他们,胡云豹一家一家的敲门拜访,自掏腰包为读不起书的孩子们减免学费。

虽然这样一来,来双格小学上学的学生变多了,可是细心的胡云豹发现,这些孩子基本都是男子。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何况是穷人家的女孩,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胡云豹非常心酸,为了让女孩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胡云豹在学校办起了夜校。

1991年,胡云豹从教师的位置上退休。

按照他的构想,自己应当有一个安和的晚年,侍弄花草、含饴弄孙。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自己帮助学子们的脚步。当时泉州市展开了贫困助学活动,胡云豹挨家挨户的去核实资料、送去助学金。看着孩子们能够上学的喜悦的笑容,胡云豹也找到了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所在。

当时他的善举传扬开来以后,感动了很多具有经济实力的人。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主动联系他,希望能够为学子们的学习提供一份绵薄之力。

除了那些成功人士之外,还有许多普通人也纷纷站出来资助学子。当时虎头镇上有一个残疾人,名为李双连,他从小丧父,家中十分贫困,因此错失了学习的机会,在了解到胡云豹的爱心助学活动 后,他毅然站出来,从2000年开始,每年资助20名小学生,十年下来,已经支出善款100000余元

不仅仅只有他,许许多多的有志之士意识到教育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纷纷挺身而出,短短16年间,大家通过胡云豹牵线搭桥,已经共计捐款达千万余元,帮助贫困学子们共五千多名.....一次次的爱心接力,让更多的孩子们获得了学习的宝贵机会,而胡云豹也因此成为了“爱心助学”的代名词。

在20年的公益助学路上,有赞扬,自然也有诋毁。有人质疑胡云豹作秀,也有人怀疑他利用慈善的噱头为自己名利。但胡云豹从不曾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只是默默用自己的方式,走遍千家万户,尽可能地让孩子们都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认字。如今他已经84岁了,可他助人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胡云豹的爱心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凌冽的寒霜;像是久旱中的一场甘霖,滋润着学子们的同时,也滋润着其他人的心田。

文/林伯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