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意思 一鼓作气的现代意思

时间:2023-05-14 14:5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520 评论:0

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总是要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做到有始有终。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出自儒家经典《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guì)论战》,初中的语文课里有这篇。意思是: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告诉我们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造成负面影响。”

文中所说的话发生在春秋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中--长勺之战。在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的大夫管仲之言,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684)春发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决心抵抗,士人曹刿请随庄公出战。鲁国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迎击齐军。两军列阵,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冲击,均未奏效。齐军疲惫,士气沮丧。鲁军斗志昂扬。曹刿见战场形势逆转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此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后发制人、敌疲我打的防御原则而取胜著称。

文章评论